“要真心聽取意見、要誠心辦實事、要轉變作風、要優化服務…”正在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受到了居民群眾的極大關注。西關街道積極深入群眾聽意見、找問題,群眾在踴躍參與的同時,也表達了他們內心的六個期盼。
一盼“民情家訪”接地氣。自由路社區居民郭建章說,希望領導少一點官氣,干部少一點私心,深入居民家中,走訪不同群體,了解群眾的所需所盼。針對群眾反映領導干部把自己當“老爺”,高高在上,沒有同群眾打成一片的問題,西關街道認真開展“民情家訪”活動,通過上門家訪、社區接訪、重點約訪、定期回訪的方式,引導全體黨員干部深入群眾、走進家庭,傾聽群眾訴求,了解群眾期盼,征求群眾意見,與群眾“零距離”接觸。如今西關街道社區干部帶著《民情氣象員手冊》,串巷道、進家門,開展“民情家訪”活動成了社區干部的新“作業”。
二盼轉變作風樹新風。“希望社區干部對待居民要熱情,辦事效率要提高。”聚寶盆小區支部書記丁曉敏說,“希望盡力簡化流程,為大家提供更便捷、更優質的服務”。針對干部存在服務態度生、冷、硬,居民反映臉難看的問題,街道進行了重點整治,做出了“五個一”服務承諾,要求干部掛牌上崗,接受群眾監督。嚴查干部上班遲到早退、脫崗溜號、上網玩游戲看電影等問題,對違反規定的問題進行了批評教育,切實轉變工作作風。
三盼文化體育促健康。堅家河小區居民王文政說,堅家河小區缺少體育健身場所,閑暇時間都沒有地方活動活動。居民楊愛琴說,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運動健身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能在小區內建設體育場所,豐富居民文化生活。針對居民反映缺少運動場所的問題,街道及時向上級相關部門反映,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在堅家河小區建設健身廣場,豐富居民文化娛樂活動,滿足居民運動健身需求。
四盼改善民生解民憂。在自由路社區民情懇談會上,居民何亞梅說,希望低保工作進一步公開透明,做到應保盡保,動態管理。“醫院的喇叭聲音太大,大家很大意見。”“張家溝、杜家溝兩條溝既不衛生又不安全還影響夏季排洪。”“希望社區取消低保戶衛生費的收取。”來自西站社區的20多名“議事員”提出了生活中的難心事。街道針對居民的這些期盼,加大了對低保工作管理力度,對領取低保人員進行了“地毯式”清查,對不符合領取標準的人員進行了清退;責令社區全面取消衛生費在內的所有收費項目;張家溝、杜家溝溝渠整修項目均已列項;紅軍醫院對喇叭聲擾民問題及時進行了整改。
五盼化解矛盾促和諧。居民王毓民、曹秀蓮老兩口把原市勞保公司的門房鑰匙交到社區馮主任手中,他們說,希望社區多采用“一社三會”的辦法解決矛盾糾紛,促進轄區和諧穩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西關街道把化解矛盾積案作為檢驗教育實踐活動成效的手段,黨工委成員帶頭深入有利益訴求的上訪人群、存在矛盾糾紛的當事人、出現重大變故的家庭中聽取意見、化解糾紛、解決難題,給居民創造一個安全和諧的生活環境。
六是腳踏實地解難題。三星巷41號院居民伏林生說,每逢雨季,院落北側的老城墻都有坍塌的危險,希望對老城墻進行加固維修。居民羅建平說,西關片區危舊房屋多,下水網管不通,安全隱患大。自由路社區居民希望對厚生巷道路進行整修,解決出行難的問題。居民田天佑說,務農巷50余戶居民共用一所旱側,因這所旱廁年久失修,存在很大安全隱患,希望對旱廁進行改造,解決居民如廁難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西關街道認真進行了歸納匯總,積極聯系相關單位協調解決。現厚生巷道路整修工程已全面完工;務農巷公廁即將開工新建;聯系市政對自由路、解放路下水管道進行了清淤;老城墻加固、北山滑坡治理、危舊房屋維修改造等問題逐一上報了相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