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她是一位平凡的女人,但生活給予她“特殊”的眷顧,又讓她的生活變得不平凡。朱召梅和現在的丈夫及家人用常人能以理解的舉動,照顧著癱瘓在床的前夫楊寶玉,這位嘗盡辛酸的普通女性,以她的善與包容不但延伸著癱瘓前夫的生命軌跡,而且深深影響著現在的丈夫主動融入了關照妻子癱瘓前夫的行列,洗澡、洗衣、吃喝拉撒都成了朱召梅這個家庭經常例行的“公事”。
家庭的不幸讓她過早擔負起生活的重擔,她以一個平凡女性的大善與包容對癱瘓在床的前夫每天重復著一日三餐和吃喝拉撒的照顧。在朱召梅身上發(fā)生的故事或許是不幸的,但她和她的家庭給予這個時代的卻是善良與責任交織而成的精神大愛。
4月1日下午,當記者見到朱召梅時,她正在一間內有化糞池的小屋里為癱瘓在床的前夫楊寶玉洗頭,她熟練地讓雙腿已經無法伸展的楊寶玉橫躺在床上,讓頭枕于床邊,從她駕輕就熟動作中,不難看出她對這樣的動作重復過多少次,“每天從早上開始,從侍候上廁所,到哏三頓飯,都在這間房子里,還要經常從床上抱到椅子上,現在除了雙腿蜷縮不能伸展外,他的手和胳膊的肌肉也在萎縮。”朱召梅一邊全力抱著無法動彈楊寶玉坐在椅子上,一邊吃力地說。
登記時發(fā)現未婚夫有殘疾
朱召梅告訴記者,她以前家在清水農村,1988年,經人介紹認識了前夫楊寶玉,介紹人說楊寶玉身體有一些毛病,但沒具體說。她和楊寶玉見面的時候,楊寶玉一直都是坐著的,她當時也沒覺得有什么,見了幾面后,雙方覺得都還不錯,兩家就開始商量婚事。
她還記得領結婚證的那天,她和楊寶玉一起去辦證,走著走著才發(fā)現楊寶玉竟然走不穩(wěn),還時不時會摔跤,當時心就涼了。這時,楊寶玉的家人才告訴朱召梅,楊寶玉患有先天性小兒麻痹。
這對年輕的小朱來說不啻晴天霹靂,她呆了好久沒說話,心里矛盾極了,這個證到底領還是不領?最后,老實善良的天性讓她覺得既然已經答應和對方結婚了,不能說反悔就反悔,就這樣,兩人生活在了一起,一年后他們還有了女兒。
朱召梅回憶說,那時楊寶玉雖然走不穩(wěn)但生活還能自理,還在附近大眾澡堂打工掙錢,朱召梅則在家?guī)Ш⒆印:髞恚瑮顚氂竦牟≡絹碓絿乐兀瑤缀鯚o法行走,就只能在家靠領低保生活。孩子兩歲后,朱召梅就到酒廠打工掙錢,維持家用。
說起當時的生活,朱召梅忍不住淚下,她說那時候太困難了,孩子想吃個街邊的餅子都拿不出錢,有時孩子跟她鬧,她沒辦法就會打罵孩子,孩子委屈得直哭。她說,現在的孩子要什么家里給買什么,她的孩子想吃個餅子,她都買不起,讓人心酸。
就這樣,過了七八年,由于各種原因,兩人的婚姻走到了盡頭,他們協議離婚,孩子留給楊寶玉。她離家時對楊家人說,如果能給楊寶玉找下媳婦那最好,如果找不下她就過來幫忙照顧。
再次成家后不忘照顧殘疾前夫
離婚后,朱召梅在外面租房,并靠人幫助擺了一個煙攤,因為孩子小,她也時常照看著。就在離婚兩個月后,婆婆來找他,說她公公病了,家里照看不過來,讓她幫忙過去照顧。朱召梅二話沒說就去家里,幫忙洗涮照看。
日子就這樣推著,后來朱召梅認識了現在的老公。她說,現在的老公也是個老實人,妻子得病去世后留下三個孩子,最小的才4歲。她也曾經猶豫過,三個幼小的孩子,再加上自己的孩子,日子怎么過啊。但看見現在的老公人好心眼好,孩子沒媽可憐,就和他結合在一起。
再婚后,朱召梅和丈夫一起帶孩子過日子,她待現在丈夫的孩子視如己出,悉心照料,丈夫對她也不錯。一家人過起了相對平順的日子,但這樣的日子沒過多久,朱召梅以前的婆婆去世,保姆也不好好照看楊寶玉,公公找過來求她幫忙照顧。那時,楊寶玉手腳肌肉萎縮,干脆不能動,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什么都要人照顧。當朱召梅再次來到楊寶玉家時,發(fā)現楊寶玉干脆就躺在屎尿中,臭味熏人。天性善良的她趕緊將臟的被褥清理洗凈,拿出去重新彈好,給楊寶玉換上。以后的日子,就每天奔波在自己家里和前夫家里。她的這些舉動并沒有遭到現在丈夫的反對,老實巴交的現任他一方面同情楊寶玉的病情,一方面被朱召梅的善良所感動,并且也主動承擔起了一些照顧楊寶玉的家務。
一家人擔起照顧前夫的擔子
幾年前,楊寶玉的父親也去世了,家里只剩下楊寶玉和女兒。平日里照顧楊寶玉的事主要落在了他女兒的身上,身單力薄的小姑娘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便來找朱召梅說:“媽媽怎么辦,爸爸我一個人照顧不過來。”女兒的話讓朱召梅不忍心,就跟丈夫商量看如何處理,憨厚樸實的丈夫二話沒說同時她照看前夫,并表示愿意幫助朱召梅共同照顧。
目前,朱召梅現在在重新街小區(qū)看車棚,一個月收入勉強能夠維持家用,由于楊寶玉家的房子去年坍塌在維修,他們便在車棚附近給楊寶玉租了一間房,以方便照顧。
朱召梅說,早上五六點她就得趕到,因為楊寶玉在這個點要上廁所,沒人管就會弄到床上。上完廁所后,她給把臉擦洗干凈,天冷了還要爐子,弄些吃的給喂了,才去車棚。中午飯晚飯照看吃完后,晚上10點,她還得過來,把人扶到床上睡下,這一天才算結束。有時忙不過來,丈夫也會過來照看,還帶出去洗個澡。
據了解,現在丈夫的孩子對朱召梅很有感情,都對她很好,也都接受了家里的這個“編外人員”。丈夫的女兒還時不時過來給楊寶玉理個發(fā)刮個胡子,都沒有對楊寶玉表現出反感不耐煩。一家人都把這個“編外成員”當成了家人照顧。
鄰居親戚看見朱召梅過得如此辛苦,都勸她別給自己添負擔了,讓把楊寶玉家的房子租出去,用租金找個人來照看。朱召梅說,那哪行呢,別人根本照顧不好,弄不利索還得她來,就這樣吧,誰讓自己攤上了呢,那畢竟是孩子的爸爸。
過多的操勞讓年僅45歲的朱召梅顯得比同齡人蒼老憔悴許多,她的吃穿用也很儉省,也無暇去收拾自己。說起自己這些年的經歷,朱召梅不停地抹眼淚,說自己不僅現在身體累垮了,病也多得很,心里也苦的不行,不知這樣的日子什么時候是個頭。但讓她欣慰的是現在丈夫和孩子們都支持她照顧前夫這件事。家里沒有為此事出現隔閡。
對此楊寶玉說,是他連累了朱召梅,這輩子能遇到前妻她們這家人是他的福氣,他有時脾氣不好還罵前妻,覺得非常對不起前妻。如果不是她們對他的照顧,他不知能否活到今天。
朱召梅特殊的經歷讓她的人生顯得不幸,但在物欲橫流的當下,出現這樣一個能夠擔當的家庭,卻又是楊寶玉的大幸,同樣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大幸。這個窘迫家庭用力所能及的大愛折射出的時代正能量影響的不至是楊寶玉一個人。(何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