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41/BeyondPic/2014-4/3/20140403110402414.jpg)
(秦州區人社局 呂虹 杜斌)截止3月31日,秦州區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于3月1日展開的離退休(職)人員人臉識別身份信息采集、認證工作已完成80%。據了解,人臉信息采集的目的是為了使廣大企業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認證更加便捷、高效,達到足不出戶就能認證的目的。這一舉措也是秦州區人社局體現便民為民服務,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體現。
3月31日,記者來到秦州區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時,67歲的董大爺正在一樓人社服務大廳辦理人臉識別身份信息采集和認證工作,在人社局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董大爺驗證了身份證信息,緊接著面對攝像頭對面部信息進行了采集,不到一分鐘的時間,采集、認證工作已經完成。對于如此高效的工作效率,董大爺似乎有些將信將疑,在得到工作人員肯定的回答后,董大爺才轉身離開。董大爺告訴記者,以前進行領取養老金資格認證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需要來人社局領取認證表、去照相館拍照片、分別去工作單位、居住地戶籍管理部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蓋章,手續相當繁瑣,對行動不便的老人來說更是難上加難。現在人臉識別身份信息的使用讓過去繁瑣的工作變得快捷,最重要的是以后的認證工作不用再來現場辦理了,在家里用電腦就可以自主操作完成。
區社保資金中心工作人員徐飛告訴記者,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認證是社會化管理服務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對于防止養老金超領、冒領和流失有這十分重要的作用,這項工作也隨著社會的進步在不斷完善發展。2003年起,社保系統一直沿用傳統的“照相”認證方式,2012年9月,秦州區率先在全市啟用手掌靜脈認證系統,這種方式雖然減少了過去繁瑣的手續,卻仍受地域條件限制。今年3月起,秦州區人社局按照全市統一安排,將掌靜脈認證改進為人臉識別系統,使廣大退休人員足不出戶實現互聯網自助遠程認證,讓養老保險服務工作真正實現正規化、信息化、自動化管理。
盡管如此,在人臉識別系統采集認證的實際操作過程中還是出現了一些困難。例如個別高齡人員、長期臥床、生活不能自理人員或特殊原因不能來現場認證采集的,秦州區人社局還為這些特殊人群設立“綠色通道”,提供人性化服務。據秦州區人社局資金管理中心主任李軍介紹,對于這一部分情況特殊的老人,繼續可采用“照相”的方式進行認證,也可由其親屬提出申請,人社局工作人員統一登記,并于五月份組織人員集中對這一部分老人進行上門服務,全部采集工作將于今年上半年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