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打牢為民服務思想基礎(一)
秦州區委常委赴哈達鋪開展學習教育實踐活動紀行
(秦州區外宣辦)在深入開展學習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之際,3月6日,市委常委、秦州區委書記張明泰率領秦州區委常委集體來到美麗的岷山腳下,參觀宕昌縣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瞻仰長征舊址、緬懷革命先烈、追憶光輝歷史,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哈達鋪是中國革命歷史文化名鎮,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面軍三大主力長征,都經過哈達鋪。1935年9月18日,黨中央率領紅一方面軍突破天險臘子口,占領哈達鋪。20日下午,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到達哈達鋪。從當地郵政代辦所國民黨報紙上獲得陜北有紅軍和根據地的消息,做出了把紅軍長征的落腳點放在陜北的重大決策。9月23日,中央率陜甘支隊離開哈達鋪北上。1936年8月9日,紅四方面軍第30軍通過臘子口后占領哈達鋪;25日紅二方面軍六軍進駐哈達鋪。9月1日,紅二方面軍總指揮部及二軍到達哈達鋪。到10月4日,相繼北上。哈達鋪是紅軍長征北上的里程碑,萬里長征進入新的歷史轉折點,它以其特殊的地位,名載中國革命的光輝史冊,被楊成武將軍稱為紅軍長征的“加油站”。
當日下午3點半,經過八個小時的長途奔波,張明泰一行來到了靜謐莊嚴的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前,張明泰與區委常委拾階而上,走進紀念館,向革命先烈敬獻花籃。張明泰緩步走到花籃前,仔細整理緞帶后,與大家一起深深三鞠躬,表達對革命先輩的崇高敬意。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張明泰一行參觀了紅軍長征紀念館。俄界會議、攻克天險臘子口、智取哈達鋪……一張張歷史圖片講述著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面軍在哈達鋪的革命故事。他們認真聽著講解,共同追憶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歷史。
隨后,他們還參觀了大公報發現地郵政代辦所舊址、紅一方面軍司令部、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住室等。走進毛澤東、周恩來同志舊居,簡陋的桌椅,斑駁的墻壁,見證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哈達鋪那一段艱苦奮斗的歲月。張明泰一行在這些舊址久久駐足,重溫那一個個重大的歷史時刻。
在參觀了毛澤東同志作出“到陜北去”重大決策的關帝廟舊址后,張明泰指出,這次組織大家到哈達鋪現場參觀學習,接受革命優良傳統教育,是區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教育環節的一個重要安排,看了一幅幅圖片、一件件實物,聽了一個個故事、一段段經歷,大家思想上受到極大震撼和深刻教育。紅軍長征的光輝歷程告訴我們,只有堅持為民靠民的立場不動搖、愛民惠民的本色不變質、親民便民的作風不喪失,深深扎根于人民群眾中,才能使我們黨擁有無往不勝、無堅不摧的堅強力量。同時,也進一步堅定了大家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加快秦州區發展的信心決心。
張明泰強調,當前,全區正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我們一定要大力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以為民務實清廉的作風推動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成效。要在革命傳統教育中堅定信念,在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革命意志決不能淡化、理想信念決不能動搖、艱苦奮斗精神決不能丟失,自覺做到政治上清醒、理論上堅定、行動上自覺,進一步強化宗旨意識和群眾觀念,堅定不移地走群眾路線,切實轉變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始終堅持為民務實清廉,把革命先輩開創的光輝偉業不斷推向前進,為實現秦州率先跨越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要繼續發揚紅軍長征艱苦奮斗的精神,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勤儉創業,大力辦好各項事業,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文月平、區政協主席宋丕林一同參加了活動。(辛磊 裴振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