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外宣辦)辦公室里擺設很簡單,除了桌子,還有一張床,這也是秦州區藉口鎮寨柯村小學王引魚老師的“家”。生活設施簡單,桌子上的教具倒是一點也不含糊,三角板、直尺、學生配套課外練習冊樣樣都有。
9月8日,記者跟隨“愛心公益聯盟”的志愿者們前往寨柯村小學,準備給堅守在大山里的老師送去教師節的問候。山路不好走,全是大小石子鋪成,車子顛簸了一個多小時,又步行了20多分鐘,才看到了樹木掩映下的寨柯小學,大門兩側的白墻上“尊師重教、樂育英才”的紅色標語格外醒目。
走進學校,看到一個中年漢子正坐在辦公室里批改作業,這就是寨柯小學唯一的老師王引魚。王老師熱情地招呼大家喝水,“今天星期天,學生放假,我把作業改了。”當志愿者們把月餅和200元善款交到王老師手中時,他先是一愣,然后連聲說謝謝。他告訴我們,他都忘了教師節到了,說話間王老師只把月餅小心地放進抽屜里,說等學生上學了分給他們吃,慰問金說什么也不肯要,我們提議用錢給學生們添置點文具,他才收下。
“學校建成17年了,我一直在這教書。”王老師告訴我們,寨柯小學是1996年建成的,有教室3間,多的時候有57名學生,3名老師,一個調走了,一個退休了,現在只剩他一個。去年有8個學生,今年只有兩個,都是留守兒童。他說:“就算只有兩個學生,也要認真備課,不能耽誤孩子。”
經過了解,我們才知道,王老師還是民辦教師,兩年前每月工資150元,去年漲到每月500元,還要給學校貼一部分買教具、買書,有人曾勸王老師出去打工,但王老師堅定地說:“哪怕就剩一個學生,我也要在這里堅守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