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抗洪踐行群眾路線 危急關頭彰顯男兒本色
——記秦州區(qū)人口計生局干部朱志強
6.20娘娘壩鎮(zhèn)暴雨洪澇災害發(fā)生后,朱志強同志積極響應局領導的安排,全身心投入到防汛抗洪救災工作之中,積極轉移群眾,排摸災情,深入北峪村查看災情,支援群眾抗洪搶險,他用自身的實際行動踐行群眾路線,彰顯了當代人口計生干部新形象。
災情就是命令臨危不懼一線救災
繼6月20日、7月5日、7月25日連續(xù)特大暴雨襲擊娘娘壩鎮(zhèn)后,娘娘壩鎮(zhèn)受災嚴重,山體群發(fā)性滑坡,道路、橋梁和以及電力設施被沖毀,莊稼被洪水淹沒,大量房屋倒塌,通訊受阻,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告急。牽掛著人口計生局包抓安置村柳林群眾的安危,7月26日一大早,在張恒剛局長的帶領下,局機關干部朱志強與另一名干部一起,急赴娘娘壩鎮(zhèn)進行災情排查。他們每人手持一根樹桿,淌著泥濘和混水向柳林進發(fā),沿途山上石塊和泥沙不斷滾落,處處是沖毀的道路,他將裝有食物的袋子用繩子一捆背在后背上,不顧全身的泥水和腿上劃破的斑斑傷痕,雨鞋破了,他干脆將布鞋綁在腳上前行。頭上大雨不斷,路上洪水橫溢,泥石流和著洪水將前往柳林的道路沖毀得面目全非,不知道那兒是路,那兒是河!但他們還是用了三個小時,終于走到了前往柳林的大橋那里。可是,大橋早被25日的大雨沖斷,通往柳林村的唯一通道被阻斷,他們想盡一切辦法與對面的群眾通話,當得知柳林村群眾暫時安全時,朱志強他們不得不返回到災情最嚴重的榮光村進行救災。
當聽到榮光村有人員傷亡,部分群眾被壓在房屋下面時,朱志強積極投身到救災隊伍,與救援部隊一起搶救被壓群眾。同時,他開始組織險房、險戶及險段的村民撤離到安全地帶,柳林村四五組有幾戶村民住房位置低矮,房子里已經開始進水,其中有一個80歲的老人說什么也不肯離開他的房子,他說:我都這么大歲數了,死就讓我死在我的房子里吧。面對這樣的老人,朱志強同志二話沒說,背起老人就走,淌著冰冷的泥水,一直把老人背到了2里外的安置地。下午6點多,河水暴漲,直接危急到全村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面對這樣的險情,搶險隊的每一名隊員都沒有退縮,朱志強臨危不懼,迅速行動起來,一會兒挖土,一會兒裝沙袋,一會兒扛木頭,不知是累的汗還是頭上下的雨,一直不斷地流在他臉上,他顧不上擦;手掌破了,他沒有包扎,他心里想的只有一個:與同志們一起將暴漲的河水阻斷,不要讓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受到威脅。最后,經過幾十分鐘的努力,暴漲的河水終于被堵住了,他們才舒了一口氣。朱志強同志就是這樣為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不顧個人安危勇往直前,奮不顧身。
積極請纓踐行群眾路線一線排摸災情
暴雨剛過,朱志強同志就配合榮光村兩委干部深入各組開展災情排摸登記工作。朱志強同志和鄉(xiāng)村干走家串巷,查看每外房屋的受災情況,并逐一登記造冊。每到一處,朱志強同志總是走在前面,與他同行的村干部都被他這種工作作風和關心災民那份熱情深深感動。但他心里想的是:領導相信我才安排我到一線,我肩負領導對我信任。他每天走村入戶開展工作,在榮光村駐了十多天,一桶方便泡面,一瓶礦泉水就是他的一頓飯,但他一點也沒有抱怨。榮光村的群眾安置好,災情登記結束后,他又積極投身到柳林村的北峪、駝陽兩個自然村的救災工作中。在駝陽村,他忘我地工作,憂心于救災安民,不顧個人勞累,擔當駝陽安置點的救災物資發(fā)放工作。安置初期,由于物資及人員還不到位,他一個人當幾個人用,一會兒與鎮(zhèn)政府干部負責物資的接收、發(fā)放,一會兒解決災民的各種問題,一會兒安撫災民的情緒。尤其是7月26晚,第一批災民剛剛入住,都又冷又餓,然而庫里只有有限的幾箱方便面,群眾都等在門口,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一方面喊話安撫災民,一邊發(fā)放救災物資,連夜安置了153名群眾,晚十一點半安置點群眾終于休息了,他才想起,自己整整一天沒有進一口水,但他還要忙著提前著手第二天的安排工作。由于隨時都有房子倒塌的可能,那夜,他與鎮(zhèn)上的兩名干部一起,圍著蠟燭坐了一個晚上,一會兒打著手電筒出去查看山體情況,一會兒看河水上漲情況,他一整夜都沒有休息。8月6日暴雨過后,計生局再次召開會議,要求對榮光、柳林村兩村的災情再次進行摸底。朱志強駐在柳林村和榮光村,在兩個村之間來回奔波,通過六天的走村入戶,他積極登記群眾受災情況,對榮光村276戶,1402人,柳林317戶,1382人進行了全面摸底登記,并對每戶的房屋受損情況都采集了電子照片。他將兩村的情況及時進行匯總,并向主要領導匯報,做到了村不漏戶,戶不漏人,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群眾路線。
大災面前舍小家顧大家彰顯男兒本色
大災面前,朱志強同志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彰顯了一名計生干部情系人民群眾、無私無畏的精神風貌。柳林村北峪自然組的災情十分嚴重,北峪村36戶,153人的房屋全部被沖走,村內道路多出損毀,村民房屋受損嚴重,山體出現裂縫滑坡,安置轉移和村內受災情況的勘查、統(tǒng)計上報的任務就落在了區(qū)人口計生局包抓安置干部的身上。在聽到局里安排每個駐鄉(xiāng)單位都要有干部一線駐到村上救災時,朱志強臨危請纓,深入到娘娘壩柳林北峪村進行值班。他想,局機關女同志居多,他又年輕,這樣的時候自己不積極投身救災工作自己能算是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嗎,這樣想著的同時,他在連續(xù)奮戰(zhàn)一線二十多天后,僅休息了一天,換洗了一次衣服就又奔赴北峪村救災去了,在值班期間,他和其他值班干部一起認真巡查,排摸災害點,確保一切正常,幫助安置點群眾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哪里有危險,他就沖向哪里,哪里險情重,他就在哪里抗擊,他的這種精神,感染了所有的搶險人員,計生局領導對他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所有參與抗洪搶險的群眾對他給予高度贊揚。面對贊譽,朱志強同志說:“大家都很拼命,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是我們每名干部的責任,成績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工作。”淡淡的話語詮釋的是一名計生干部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奉獻的優(yōu)良品質。
朱志強就是這樣一名共產黨員,在災難面前他舍小家顧大家,身先士卒,不顧個人安危,他用實際行動幫助受災群眾,他心中裝的是人民群眾,想的是怎樣使受災群眾盡快地重新走上正常的生活。“要做就做最好”是他的人生追求,艱苦樸素、雷厲風行是他的一貫作風。在抗洪搶險中,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樹立了新時期計生干部一切為群眾著想的新形象,譜寫了一曲抗洪搶險救災的時代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