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38/BeyondPic/2013-7/28/20130728015126474.jpg)
(秦州區外宣辦 辛志鋒)連日來,秦州區皂郊鎮黨委、政府傾全鎮之力做好娘娘壩災民臨時避險工作,全力以赴為受災群眾做好服務,讓受災群眾過好每一天,保證他們有地方住、有水喝、有飯吃。
![\](/Files238/BeyondPic/2013-7/28/20130728015041777.jpg)
鎮長秦培光告訴記者,接到區委、區政府的通知后,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及時將興隆小學教室騰空,為受災群眾提供生活場所,搭建了灶臺,解決受災群眾吃飯問題。同時,成立了臨時黨支部,負責避險點群眾心理疏導,宣傳避險指揮部決定,做好受災群眾思想工作。在鎮上工作人員有限的情況,安排附近村子的村干部參與臨時避險點相關工作,馮家坪村主任就是其中一位。
在皂郊鎮全力做好轉移安置工作中,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位天天義務幫灶作飯的興隆村婦女陳桂蘭,在25日第一批受災群眾被轉移到興隆小學時,她就來了,來 時不忘拿上自家舀水勺、消毒液、方便面等,她說,“天災無情人有情,能幫上一點是一點,希望大家平安一點”。
記者采訪時,正遇甘肅康邁冷保鮮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翟培富送了價值一萬多元蔬菜、礦泉水及2萬元的現金。他說,為受災群眾獻愛心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愛心團婦女送來了涼面、面皮、涼菜、米湯等,片片愛心凝聚起了廣大群眾共抗洪災的決心。
下午18點,興隆小學安置點晚飯開始了,鎮干部拿起了喇叭通知吃飯,群眾有組織的排起長隊取飯。金池村的韋杜元說,共產黨對我們很好,啥貢獻也沒有, 現在受災了,有住的,吃的也很好。
在這次避險安置工作中,皂郊鎮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強了群眾的教育管理,一是積極發動全鎮群眾奉獻愛心,把這次救助工作作為教育干部群眾的機會,截止目前,臨時避險點喝的開水、吃的饅頭和蔬菜全由皂郊鎮避險點附近群眾無償提供。二是積極做好避險點災民管理,對興隆小學教室進行了劃分,設置了受災群眾安置區、物品儲藏區和管理人員辦公區,每個安置房子由群眾推薦一名代表作為管理員,由鎮政府和教體局為每間房子各配一名鎮干部和一名教師負責日常管理。四是動員避險群眾,大家動手,共度難關,避險點環境衛生,每日做飯都由避險群眾負責,讓他們動起來,有事做,緩解心理壓力。六是對避險群眾做到嚴格進入和撤出登記制度,做到來人有人接收,外出知道去向。 目前,在皂郊中學、皂郊小學、興隆小學安置的受災群眾一日三餐得到有郊保障。
![\](/Files238/BeyondPic/2013-7/28/2013072801504169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