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5特大暴洪 秦州區娘娘壩等鄉鎮嚴重受災
![](/Files238/BeyondPic/2013-7/27/130727083268c97bc5ad070156.jpg)
(秦州區外宣辦) 2013年7月25日凌晨1時至中午12時,秦州區娘娘壩區域突降特大暴雨,降雨量最大的錢家壩村達119.7毫米。此前在6月20日、7月8日不足20天內,該鎮境內曾連續兩次遭受特大暴雨侵襲,且近一月多持續陰雨天氣,致使山體含水量嚴重飽和,土質松軟,加之7月21日強降雨、22日岷縣6.6級地震波及,本次特大暴雨致使娘娘壩鎮境內大范圍出現山體崩塌滑坡、山洪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帶來極其嚴重損失。
![](/Files238/BeyondPic/2013-7/27/20130726091228362.jpg)
截止目前,暴洪及山體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造成秦州區16人死亡,4人失蹤。其中,娘娘壩區域15人死亡,4人失蹤;大門鄉1人死亡。受傷12人,其中重傷4人,輕傷8人。大量民房倒塌,農田被淹,316國道、上李公路、董甘、劉十戰備公路等國、省、縣、鄉道主干線被暴洪沖毀或受泥石流阻塞全部中斷,娘娘壩境內通村道路全部損毀,電力通訊中斷。目前已掌握情況的有娘娘壩、榮光、南峪、小南峪、沿川子、金池、張山等25個行政村,但仍有溝門、杜家莊、長河等3個行政村因道路損毀、人員無法進入而情況不明。經初步排查,目前僅娘娘壩、榮光、錢家壩3個村共發現山體崩塌、滑坡地質災害31處,其中大型2處、中型13處、小型16處,嚴重威脅759戶3892人生命財產和2所學校、鎮派出所、水廠、苗圃安全。
![](/Files238/BeyondPic/2013-7/27/1307270831bac9bac0da7f6927.jpg)
從6月20日至7月25日1個月時間,秦州區娘娘壩區域連續不間斷降雨,尤其“6.20”、“7.08”、“7.21”、“7.25”遭受四次特大暴雨侵襲,致使區域內山體含水量飽和、土質疏松,發生重大地質災害的風險不斷加大,其間,市、區、相關部門多次在特殊天氣發生前發布氣象預警信息,并迅速傳達到各鄉鎮及相關部門,各鄉鎮在第一時間內將信息傳達到各村、組和包村干部責任人,逐一靠實責任。在“7.25”特大暴洪災害發生前,按照省政府應急辦7月23日重要天氣預告(第87期),娘娘壩鎮于7月24日14時40分向各村發出防汛預警通知;區國土分局與區氣象局當天下午17時又聯合發出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區政府辦第一時間傳真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及區直各相關部門,并每隔2—3小時由值班人員打電話督查;市氣象局于7月24日23時20分,發出暴雨橙色預警;區政府、區防汛辦于25日凌晨迅速傳真通知各鄉鎮做好預警防汛防災工作;娘娘壩鎮與當時零點32分再次向各村發出防汛防災通知,由于暴雨強度大,持續時間長,泥石流、山體崩塌、滑坡等自然災害發生。25日8時左右,已有18個村無法聯系。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帶領相關部門迅速奔赴災區,全面開展搶險救災工作。
![](/Files238/BeyondPic/2013-7/26/13072619307741e509b7b3a434.jpg)
暴洪地質災害發生后,省、市、區高度重視,馬世忠、王銳、楊維俊、郭奇若、張明泰、蔣曉強、李治林、王鈞、張江武、逯克宗等市領導,民政廳副廳長郭化鋒、交通運輸廳副廳長阮文易、國土資源廳副廳長鐘義等省直部門領導和省軍區副司令員祁學軍,天水軍分區司令員李建中,天水消防支隊支隊長郭學鋒、政委盛光明,武警天水支隊支隊長馬元平、政委蓋國欽等部隊領導第一時間趕赴受災一線,查看受災情況,指導搶險救災工作。秦州區委、區政府及時成立娘娘壩搶險救災指揮部,下設九個職能工作組,緊急啟動三級響應,區四大組織領導分頭行動,深入受災一線,排摸災情,指導搶險。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深入受災一線,現場坐陣指揮,調集各方力量全力開展搶險救災工作。省軍區、21軍防化團、天水武警支隊、消防支隊、預備役旅緊急調集官兵400余人開展人員搜救、道路搶通等工作,全力搶險救災。21軍防化團正全力開展上李公路搶通工作;武警支隊在完成榮光村搶險任務后,全面投入上李公路搶通工作;省軍區、天水預備役旅和消防支隊全力開展劉什公路及孫集至劉家河道路搶通工作。特別是市消防支隊50多名官兵在支隊長郭學鋒、政委盛光明帶領下,在連續多日參加岷縣地震搶險后,發揚連續作戰的作風,第一時間趕赴受災嚴重的娘娘壩鎮南峪村轉運2名受傷人員和246名群眾,連夜解救出受困群眾34名,7月26日又緊急參加南峪行政村劉家河自然村救援工作,搶救被泥石流埯埋人員1人,搜尋到遇難者遺體8具。市、區水務、交通、公路、電力、通訊等部門和單位組建應急搶險隊,緊急調集挖掘機、裝載機等大型機械40多臺,出動搶險隊伍370余人,全力開展316國道、甘什公路等境內主干線搶修搶通工作,截止目前,316國道全線基本搶通,河道疏浚等相關搶險救災工作也在同步進行。省、市電力部門出動人員160多人,積極開展電力線路搶修工作。市、區電信部門在全力保障電信信號暢通的同時,配發100部電信手機和2部移動電話支援災區用于搶險救災人員和搶險救災指揮部開展通訊聯系。天水移動公司積極協調省移動公司,調動青海省移動公司全力支援開展移動受損光纜搶修。市、區衛生部門調集醫療衛生人員80多人(次),出動急救車輛18臺(次),轉移救治傷員12人,在各安置點設立醫療服務點,積極開展集中保健宣傳、心理疏導和衛生防疫工作。7月25日災情發生當日下午,針對全鎮28個行政村尚有21個村無法進入、情況不明的嚴峻形勢,一方面連夜召開緊急會議,由區、鎮兩級干部組成8個工作組,26日上午一早翻山越嶺,涉河過水,深入各受災村莊,掌握受災情況,另一方面針對救援力量不足、物資儲備緊缺等問題,及時向市委、市政府匯報,在市上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各支救援力量迅速進入。目前,各項搶險救災工作有力有序開展。
為確保災區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市、區交通運管部門調運客車183輛(次),往返災區開展災民轉移避險工作。共轉移避險群眾8867人,其中:轉運市區投親靠友分散避險6715人,在娘娘壩鎮政府、衛生院、林業派出所、娘娘壩道班、南峪、原李子鄉政府、柳林及皂郊鎮興隆小學、興隆中學、皂郊中學等10個安置點集中轉移安置2152人。為保障集中轉移避險安置群眾有飯吃、有水喝、有住所、有醫就,市、區民政部門緊急調運帳篷280頂、折疊床220張、床板200張、棉被600床,蠟燭10箱,手電200個,方便面1600箱,礦泉水150件,饅頭2000個,火腿腸10件,雞蛋6箱,轉移避險群眾的生活得以妥善安置,受災群眾情緒基本穩定,災區社會治安狀況良好。
![](/Files238/BeyondPic/2013-7/27/1307251426151e0d888a25a1d1.jpg)
下一步,秦州區將在省、市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積極調動一切救援力量,以人員搜救為第一任務,在消防、武警等部隊官兵及社會方方面面的支持下,想盡一切辦法盡快深入情況不明的溝門、長河、杜家莊3個行政村,及早掌握受災情況,疏散轉移受災群眾,全力開展人員搜救。組織動員一切力量,全力加快道路搶通,打通生命通道,深入各受災村開展搶險救災工作,力爭將群眾生命財產損失降到最低。繼續采取分散安置和集中安置相結合的辦法,做好受災群眾和受威脅群眾的轉移避險安置工作,全力確保受災群眾“有飯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所”。
![](/Files238/BeyondPic/2013-7/27/39512_2013072709495711Woaz.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