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存僥幸 通話記錄顯實情
——秦州城區交警大隊破獲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
6月14日晚11時許,天水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秦州城區大隊事故處理中隊接到110指令:巡警巡邏車在隍城路發現一輛電動車倒在馬路上,可能發生了交通事故,要求出警。
接警后,大隊值班民警迅速趕往事發地點。到達現場后,道路上只有一輛摔倒的電動車,沒有傷員和其它車輛。民警通過現場勘查并向周邊群眾調查了解到,這是一起摩托車與電動車相撞事故,發生在晚上9點35分左右。事故發生后,騎電動車的人倒地受傷,摩托車駕駛員乘120救護車陪同傷員一同去了醫院,后來有人將摩托車推走,而電動車一直放在馬路上。
民警隨即趕到市第一人民醫院急救中心,見到了傷者薛某的家屬。從家屬口中得知,傷者薛某頭部受傷嚴重,正在緊急搶救。而在傷者家屬趕到醫院之前,摩托車駕駛員已經拿著傷者的電話離開了醫院,不見了蹤影。憑著多年的辦案經驗,民警懷疑肇事者已經逃逸,遂迅速向大隊值班領導進行了匯報。大隊領導獲知這一情況后,加派警力再次細勘事故現場,擴大走訪范圍。民警一直忙碌到15日凌晨2時左右,并沒找到有價值的線索。
15日上午,辦案民警分別到秦州區公安分局、市第一民醫院調取了事故現場周邊、醫院內外的監控錄像,希望借此鎖定肇事者。然而,由于事發時間在夜晚,監控設備上不能清晰的看到嫌疑人,案情一度陷入僵局。對于肇事逃逸案件的偵破工作來說,事故發生后的48小時是破案的黃金時間,時間拖的越長,破案幾率就會越小。想到正在醫院承受傷痛的傷者,辦案民警心急如焚。
15日晚,大隊連夜召集辦案民警召開了案情分析會。會上,一個小細節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事發當晚,肇事者拿走了傷者的電話,辦案民警想到了用這條線索做為突破口,再進行追查。
16日一大早,民警在辦理了相關手續后,到移動公司調取了傷者電話的通話記錄。在記錄中,辦案民警發現,肇事者用這個電話在當晚同一個叫張某的人通過電話。民警馬不停蹄的趕到了張某所在的秦州區中梁鄉向陽村,找到了張某的父母。據張某的父親講,其兒子張某在市內打工。在張某父親的配合下,民警在麥積區花牛鎮高家灣村一工地找到了張某。面對詢問,張某一開始不肯透露實情,辦案民警在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之后,張某交待,人不是他撞的,是他們同工地的工友劉某駕駛工友萬某的摩托車撞的,他當時坐在摩托車后座上。辦案民警立即找到了摩托車主萬某,并在高家灣路邊的一修理店扣留了正在維修的肇事車輛。隨后,民警依法傳喚了交通肇事逃逸嫌疑人劉某。當晚20時許,年僅14歲的劉某歸案,至此,這起致人重傷的交通肇事逃逸案告破。
據嫌疑人劉某交待,6月14日晚9時左右,他本人駕駛摩托車載著工友張某到市內買水和藥品,行至隍城路時與一輛相向而行的電動車發生碰撞。有個路人撥打了120,救護車趕到之后,他隨傷者一同到了醫院,在用傷者的電話通知了傷者家屬后,他就離開了醫院去借錢。在僅僅借到了400元錢后,想起傷者病情嚴重,劉某有了想法,丟掉了受傷者的電話,以為可以逃避責任。然而他萬萬想不到的是,盡管費盡周折,但案件最終還是公安交警成功破獲。劉某涉嫌無證駕駛無牌機動車肇事逃逸,他的違法行為在傷害他人的同時也害了自己。(秦州城區交警大隊法制宣傳中隊 王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