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居民群眾的貼心人
——記中城街道優秀社區工作者惠曉榮
(秦州區外宣辦)一雙藍色雨鞋,是她工作十年來防汛用的第四雙雨鞋,每逢汛期,巷道里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冒著大雨,穿梭在北山泥濘的巷道里,了解險情,為百姓排憂解難,長年累月,從未懈怠。一個因手電短路而摸黑從椒樹灣滾下去,一咕嚕起來繼續工作的伊民巷社區干部——惠曉榮。
伊民巷社區地處北山滑坡地帶,每年汛期路面坍塌,居民房屋倒塌,排洪渠堵塞等等之類的災情常有發生,防汛職責十分重大。社區的干部只要看到天陰就會皺眉頭。但是惠曉榮卻總是笑著鼓勵大家:“老天又給咱們減肥的機會了!”。說歸說,真下起雨來,她就沒這么輕松了。但凡遇到下雨天,即使不是她值班,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隨時準備穿衣服出發。而到了自己的值班,深入居民院中通知災情,尋問受災情況,動員居民及時撤離,是常有的事。她也有過抱怨,丈夫工作忙,孩子小,沒人看管。但一有險情,總是急急忙忙趕到現場,一刻都沒有耽擱。同事們常常勸她:“你光是嘴上說孩子沒人管,一有事比誰都跑得快,就不能歇一歇讓年輕干部挑些重擔么?”她卻回答:“這是咱們的工作,我不干你不干誰來干?年輕干部畢竟經驗少,工作不能湊活么,要不居民出個事,咱們還不悔青腸子?”。
很多人都說,現在的社會是個功利的社會,人都是現實物質的,有的只是買賣與交換,哪里有什么無私奉獻。但是現年32歲,工作已有十年的中共黨員惠曉榮卻不這么認為,她常說:“年輕人的思想要積極健康,那些消極懈怠的想法和做法是最要不得的”。因此,她總是堅持學習,認真工作,遵守紀律,服務居民,不只是嚴以律己,她還時常教導年輕干部認真對待工作,樹立健康的思想,幫助他們完成工作。“社區是基層,面對的就是老百姓,我們連人家的情況都不了解,還怎么干工作?”惠曉榮說。惠曉榮對居民的家庭狀況十分了解,不論走到哪里,她都能告訴你居民的具體情況。為此,社區年輕干部都叫她“惠姐”,其中不僅包含著親切,也含著尊重與敬佩。她也用實際行動詮釋一個基層干部盡職盡責,克己奉公的精神。
2011年全區的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推行工作中,惠曉榮幫助社保專干宣傳動員,對每位到社區咨詢的居民都認真解答,整理資料,忙前忙后一個多月,幫助社區順利完成任務。社區社會化管理工作任務繁重,重點人群情況復雜多變,她總是主動幫助年輕的綜治專干到巷道了解情況,及時錄入各種信息,使社會化管理工作日漸得到完善。在對待社區各類上訪人員的問題上,她堅持依據黨的政策辦事,常常入戶了解動態,與上訪人員進行思想交流,及時化解各類矛盾,得到居民尊重的同時,為工作的順利開展打好了基礎。
如果說對待工作僅僅表現了惠曉榮愛崗敬業的精神,作她該做的工作,那么她對弱勢群體的關心幫助,可真就是無私奉獻了。惠曉榮在社區主要負責殘聯工作,對待這些弱勢群體,她總是熱情招待,還經常上門看望轄區內的特困殘疾人,精神殘疾人,有能幫的地方,必定竭盡全力。
住在王家半坡28號院的精神病患者高艷霞,因子女外出打工,常年不在家,生活上時有不方便的地方。惠曉榮經常幫助收拾屋子,打掃衛生,冬天送煤等。以致每次上山入戶,高艷霞都會坐到門口不斷的說:“你們就知道游,都沒人管我,還是小惠好,就她知道看我的。”大家聽到高艷霞的這番話不但不會不開心,反而樂呵呵的要拿惠曉榮開幾句玩笑。其實大家心里很清楚,高艷霞每次到社區辦事,都要親熱地叫:“小惠,我來了。”話語雖簡單,但在她內心深處早已認定了惠曉榮是一位真心幫助她的好干部。
任福祥,是王家半坡21號院的居民,一家三口原本過著其樂融融的日子,可2012年不幸查出任福祥患有癌癥,身心受到極大的打擊。那次,惠曉榮提著水果到他家探望,見到任福祥滿臉愁容,對她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和孩子,你一定代我照顧她們。”惠曉榮答應會好好照顧他的妻子兒子,并勸慰任福祥堅強起來。從他家出來,惠曉榮便把這句話牢記在了心中,不僅年底進行幫撫,平時也吁寒問曖,對待她們如自已的家人一般。后來每次進巷道,居民都問她:“小惠又來了?任家真是遇到好人了。”對于居民群眾的一些稱贊,惠曉榮從不自滿,反而很謙虛,甚至有時會不好意思地說:“說這些干啥?”然后急急忙忙的走開。
惠曉榮對待工作是認真的,對待弱勢群體是細心的,但對待部分蠻不講理的居民,也絲毫不會“心慈手軟”。她認為,一件事或許對自已沒多大意義,可遇事的人不同,就應當有不同的作法。對于弱勢群體,要關心幫助,對于部分蠻不講理的居民,她也會第一個站出來,坦然面對他們,和他們據理力爭。她時常在辦公室說起剛上班時,曾有多少次面對居民刁蠻的羞辱哭紅了眼睛,可十幾年的實踐下來,她發現很多人要的只是一句公道話,只要懷著公平的心積極面對,不但不會產生畏懼,反而會更加理解和體諒他們。至于一些故意滋事的居民,她說:只要堅持原則,堅持黨的政策,就一定能夠解決問題。
如今,惠曉榮常說:一晃十幾年過去,對這份基層的工作不但滿足,而且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她很驕傲自己是名社區干部。因為,在這里能夠體會老百姓的疾苦,能夠身體力行的幫助他們,還能用一顆感恩地心為造福社會貢獻一點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
這就是伊民巷社區的優秀干部惠曉榮。她不善言辭,兢兢業業,心系百姓,不求回報。在平凡的崗位上,從事著最為平凡地基層工作,卻始終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在當今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物質生活不斷富足,意識形態日漸多元的時代背景下,干部面臨著越來越多的誘惑與腐濁。很多人都迷失在物質的泥潭里,難以自拔。她卻能夠堅持樸素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黨為民奉獻自己的一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