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調音,確保音色準確。
顧客體驗改良后的古琴!
古琴彈奏表演受到游客的喜愛。
手工改良古琴。
在天水市,熊尚德可謂是古琴制作行業的一個標志性人物。對古琴的改良,緣起1995年,熊尚德在一本音樂雜志上無意間看到,在一艘飛向外星探求外星生命的宇宙飛船上,作為國粹瑰寶的古琴被選列在其中,這增加了他研制古琴的決心。也就在那一年,他摸索著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把古琴。
酷愛古琴的熊尚德對于古琴的發展歷史可謂熟稔于心。熊尚德說,制作古琴很有講究,琴長三尺六寸五,代表一年365天。十三個徽代表十二個月再加上一個閏月,琴尾寬四寸表示四季,琴的款式雖然不一樣,但是制出的音色要達到古琴應有的音域特色。他堅持用手工制琴,對沿襲幾千年的古琴進行了大膽改良,制作出的古琴音質或松沉蒼古、或清亮恬美,得到彈奏者和業內同行的高度贊揚。
如今,經熊尚德改良的古琴被行內人士稱為“熊氏”古琴,這從中國古琴發展來說史無前例,他說他生在秦州,雖然從事古琴制作緣于諸多原因,可最大的心愿還是讓伏羲爺發明的琴瑟之音在羲皇故里能夠更好地傳承下去。經過他改良的古琴于1998年獲得實用新型專利。 (甘肅日報記者李小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