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發展】
秦州:奏響“科教興區戰略”時代“強音”
![](/Files236/BeyondPic/2013-1/25/1301221034896aa27969bc91c5.jpg)
(秦州區外宣辦 裴振剛)2012年,秦州區按照“注重示范、突出引進、著力創新、強化推廣”的原則,以各類科技項目為載體,以科技特派員試點為突破口,緊緊圍繞“十大科技工程”,突出農業、工業科技進步,全力實施科教興區戰略,有效提升了全區科技水平,奏響了“科教興區戰略”的時代“強音”。
2012年,該區共實施各級各類科技項目56項,科技資金投入289.1萬元,涉及工業、農業等經濟社會各個方面。截止目前,共組織鑒定驗收科技成果35項。共上報國家科技項目10項,省級科技項目12項,市級科技項目17項。截至目前,共爭取到國家、省、市科技項目31項,到位資金918萬元。儲備各類科技項目7項。
![](/Files236/BeyondPic/2013-1/25/130124171861630fb049128762.jpg)
去年以來,該區緊緊圍繞農業傳統產業、支柱產業、特色產業,進一步加強了新品種、新技術引進、示范、推廣力度,達幅度提升了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在大門、汪川等鄉鎮建立以中藥材、蔬菜等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示范點23個,結合科技特派員試點工作的開展,以項目為載體,鼓勵科技人員采取承包、住點等多種形式進行責任式管理,加強了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示范,大力推廣節水農業、旱作農業以及高產優質栽培管理技術,引進農業新品種40個、新技術18項,各種試驗示范工作的開展,大幅度提高了全區農業科技含量,全區農作物優良品種普及率達到98%以上。完成了《甘肅省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2萬畝大櫻桃優質無公害豐產技術集成示范推廣》等重點科技項目并取得了預期效果。組建了3個大櫻桃協會,扶持發展了2個大櫻桃專業合作社,申請注冊了“秦州大櫻桃”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羅玉大櫻桃”商標,進行了綠色食品A級產品認定,建成了羅玉大櫻桃批發交易市場,全區大櫻桃產業發展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
![](/Files236/BeyondPic/2013-1/25/130124171910e51c585fad5999.jpg)
科技特派員試點工作深入開展。結合農業生產實際,緊扣“送科技、技術服務下基層”主題,積極解決技術難題,開展技術服務。全區169名科技特派員在特色農業、流通等領域廣泛開展科技服務,全年示范推廣新品種30多個,新技術20多項,建立科技示范戶500多戶,大幅度提高了農業科技含量。根據農時季節和農民群眾技術需求,科技人員深入農村采取集中培訓、田間指導等各種形式,大力開展了各種類型的科技培訓。全年共舉辦各類科技培訓班200多期,開展大型科技趕集、科技咨詢10場,廣播講座80多期,播放電視錄像50多場,培訓農民1.8萬人次,印發科技資料4萬多份。同時培養出了千余名鄉土技術人才。截止目前,全區有農村科技人員8318人,占全區農業人口的1.89%,先后扶持發展了58個農技協組織,會員2300多人。
![](/Files236/BeyondPic/2013-1/25/1301241719c84631e0e0972594.jpg)
通過重點科技項目傾斜支持,內引外聯、鋪路搭橋,積極鼓勵和支持地方企事業單位與省內外科研院所、大專院校進行多方位、多層次的合作。目前全區共有52家企事業單位與西安交大、天津市計量研究所等40多家省內外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建立了相對穩定的技術依托關系。2012年共完成成果轉化項目14項,共引進高科技人才22人;共組織實施各級各類項目28項,取得科技創新成果17項,其中,達到國內領先或先進水平共有4項,省內領先和省內先進水平6項。去年新發展了2家民營科技企業,目前全區民營科技企業總數達到了27家,科技示范型企業達到了10家,從業人員4305人。民營企業擁有專利35件,專利成果轉化達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