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培訓讓農民插上致富的翅膀
——秦州區“雙聯”行動技能培訓綜述
![](/Files236/BeyondPic/2012-11/16/1211161030fb735c709a17f51b.jpg)
“要致富、學技術,有技術就能掙大錢。”靠技術技能掙錢致富已成為秦州區廣大群眾的共識。自聯村(社)聯戶為民富民行動開展以來,秦州區把開展技能培訓,讓貧困家庭勞動力掌握一技之長作為“雙聯”行動中幫助貧困家庭走上致富路的重要舉措,充分利用各類專業培訓機構和勞務培訓網絡,把技能培訓的重點放在了214個貧困村的6000多戶特困群眾上,在較短時間內讓困難群眾靠技術掙到錢,也為他們脫貧致富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注重宣傳引導,開啟致富之窗。秦州區針對貧困群眾大多文化層次低,思想保守的現狀,在“雙聯”行動中把宣傳政策和教育引導作為開啟貧困戶致富之窗的首要任務,給各聯村單位和聯戶干部定任務、壓擔子,要求各聯村單位和每一位聯戶干部在進村入戶時,把宣傳政策、引導群眾自力更生致富奔小康作為首要工作,把區委、區政府開展技能培訓的信息帶給每一位困難群眾,讓群眾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培訓科目,積極參加相關培訓。同時,進一步加大社會宣傳力度,通過《天水日報》、《天水晚報》、天水電視臺、天水在線、秦州新聞網、秦州農村有線電視臺以及《秦州勞務簡訊》等宣傳載體,以文字、圖片、影像等多種形式,全面介紹培訓的項目、內容和成效。及時將省市針對農民工培訓的文件下發到各培訓機構,在培訓機構利用簡報、墻報、宣傳欄等進行大力宣傳,并通過培訓致富人員現身說法的方式,進一步激發了廣大群眾通過參加技能培訓走上致富路的熱情。
![](/Files236/BeyondPic/2012-11/16/121116103017bd82c0c93cefe8.jpg)
注重拓展項目,提高培訓覆蓋面。在培訓項目的設置上,秦州區充分利用區上現有的教育培訓資源,優先開展近幾年在市場叫得響的賓館服務員、家政、建筑工、保安、美發等“品牌”專業,不斷強化和鞏固傳統技能培訓,主動挖掘培訓資源,拓展培訓科目,按照群眾需求適時舉辦靈活多樣、多種類型的技能培訓,讓有需求的群眾特別是特困群眾不必出遠門就能參加適合自己的技能培訓,有效提高了群眾的就業和自主創業的能力,提升輸出人員擇業競爭力,也有效改變了目前崗位需要和勞動力素質不匹配問題。積極采取訂單式運作方式,充分發揮技工學校、區勞動就業中心和社會其它各類培訓機構的主導作用,多渠道、多層次開展農民工培訓,有針對性地開展定向培訓,長期開設了家政服務、餐飲、保健、建筑、計算機、電焊等實用專業,使特困群眾在培訓合格后能及時到用工單位工作。同時,在培訓對象上,按照“貼近農民、貼近實際、貼近市場”的原則,以“兩后生”、在崗務工人員和即將外出務工的人員為重點,讓更多的農村富余勞動力擁有一技之長,為今后的求職工作打好基礎,進一步增強了貧困家庭勞動力外出就業的市場競爭力。
注重豐富內容,增強培訓針對性。針對大多數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文化程度低,學員難組織,放下鋤頭拿不起筆頭的實際,堅持把技能培訓與加強勞務輸轉工作相結合、與完成年度培訓任務相結合、與培訓機構資格認定相結合、與職業技能鑒定相結合、與組織化勞務輸出相結合、與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相結合,優先考慮214個貧困村進城務工人員的培訓,優先安排“雙聯”幫扶戶、獨女戶、二女戶、進城務工人員參加培訓,針對不同對象確定不同的培訓內容,增設了家政服務、餐飲等新的培訓內容,并結合新農村建設,以農民增收為核心,積極開展農村勞務經紀人和致富帶頭人培養。今年以來,已通過培訓扶持有發展潛力的勞務經紀人54人,致富帶頭人500多人。各指定培訓機構和代培機構也積極響應“雙聯”行動中對困難群眾培訓的要求,科學設置培訓課程,擬定培訓大綱,精心編寫培訓計劃,確保每個學員都能學到一技之長。
![](/Files236/BeyondPic/2012-11/16/12111610308c6ffec86aef8a79.jpg)
注重培訓管理,增強抗風險能力。為了切實加強對培訓的管理和后續保障能力,秦州區在每個鄉鎮招聘了2名勞務協管員,專職負責本鄉鎮的勞務培訓和輸轉工作,壯大了基層勞務工作力量,在全區構建起了以區勞務辦為主體,以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為依托,以村級勞務聯絡點為補充的三級勞務培訓輸出網絡體系,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進一步加強對技能培訓的后續服務,充分發揮勞動監察在保障農民工權益方面的職能作用,不斷加強與省市及我區群眾務工所在地勞動監察部門的聯系協調,建立長期的協調聯絡機制,讓外出務工人員與用人單位簽定勞動合同,建立穩定的勞務關系,使勞務輸轉工作遠有目標、近有措施,務工人員出去有人管、掙錢有保障,為全區勞務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同時,把加強培訓與職業技能鑒定相結合,引導鼓勵農民工參加各種培訓,在掌握一定技能的同時,積極通過技能鑒定獲得相應的職業技能鑒定證書。在今年輸出的務工人員中,有97.3%的人與用工單位簽定了勞務合同,擁有職業證書的占到了90%。
注重培訓實效,增加群眾收入。在技能培訓中,秦州區把培訓效果作為檢驗技能培訓的唯一標準。經過培訓后的農村富余勞動力,通過區勞務辦和勞務經紀人共同組織輸送到效益佳、信譽好的勞務基地,逐步提高務工人員收入,使更多的農村富余勞動力在求職過程中少走彎路,保證其合法權益。目前,秦州區勞務輸出人員主要分布在廣東、北京等地,主要從事建筑、裝潢、家政服務、餐飲服務等行業,外出務工的人數和收入逐年增加,農民工打工收入占鄉鎮總收入的51%左右,勞務收入已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增長點和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和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截至目前,全區勞務輸轉10.18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83%,其中有組織輸轉6.11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93%;實現勞務收入8.272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28%;農村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1.4112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8.26%,農村勞動力轉移引導培訓1.764萬人。
![](/Files236/BeyondPic/2012-11/16/1211161030c6505d153028cc2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