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外宣辦)玉泉鎮黨委始終把不斷創新工作方式、創新工作思路、創新工作特色作為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推進全鎮經濟社會全面進步的重要保證,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方針,抓關鍵、求突破、攻重點、破難點,不斷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使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成為服務群眾、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成為加快小康建設步伐、構建和諧社會的推動者和實踐者。
(煙鋪大櫻桃)
一、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突出“領頭雁”職能
一是加強村班子建設,夯實組織基礎。鎮黨委按照上級黨委和組織部門的要求,對村干部職數重新核定,本著“改革、精簡、深化、公開、考核、績效”的原則,在曹家崖、徐家山、煙鋪三村實行“一肩挑”。 通過落實“三查三看”工作機制,即查歷史表現、查人生經歷、查社會交往,看素質、看能力、看人品,將在落實農村的各項惠民政策得力,在黨員群眾中威信高,作風正派的優秀黨員、致富帶頭人充實到村兩委班子中,加強村班子力量。并充分發揮婦女干部“半邊天”作用,選拔了8名婦女擔任村干部。充分發揮了支部核心領導作用和支部書記的領頭雁作用,增強了黨組織的戰斗力和凝聚力; 二是建立“支部+協會”機制,對在產業鏈上組建黨組織進行調研,先由村黨支部書記擔任新建立的楊何玉秀山蔬菜合作社、煙鋪大櫻桃協會、閆河蘋果協會的會(社)長,讓能夠帶領群眾面向市場,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16名黨員進入協會工作,發揮好協會在產業化發展中的中介作用和黨員的帶頭作用,做到把黨建工作與經濟發展有機結合,下一步我們將在專業協會組建黨組織,擴大黨組織覆蓋面;三是加強村級后備干部的培養。把外出務工經商,退伍軍人和有一定科技文化知識的青年作為后備干部對象重點培養,今年共有18名黨員群眾進行了鎮“候選干部人才庫”。
(暖和灣新農村)
二、規范基層干部行為,健全和完善管理機制
為了加強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從而進一步規范基層干部工作行為。一是加強黨內監督,發揮黨組織和紀委的作用,用黨的紀律來約束村級黨員干部,對出現工作失誤的干部及時進行組織處理。二是加強民主監督,切實抓好黨務、村務和財務公開,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各村每年至少公開兩次村上的財務收支情況,對重大事項做到了一事一公開,在新農村建設等重大決策方面實行“四會兩審一公開”,即凡村內大事,實行一事一議、一村一策,召開兩委會、黨員會、代表會、群眾會四個會通過,再由鎮領導和包片工作組審核,通過后由鎮黨委政府把關復核,最后將復核結果及時向群眾公開。今年共審核東十里、七里墩、孫家坪、天水郡等村新農村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征地拆遷補償方案36宗,確保重點工作和重大項目建設決策不出偏差,有序推進。三是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建立村黨支部年度目標管理責任和群眾評議制度,把目標管理量化到項目、到時間、到人頭,并在村務公開欄公布,接受群眾監督和對工作業績的評判。同時建立和完善了村級考核評價體系,實行千分考核制,嚴格考核獎懲,把考核結果與干部任用、績效工資結合起來,形成了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充滿活力的競爭格局,對工作不力軟弱渙散的1個班子進行調整,對2個班子進行加強,共調整支部書記2名,文書2名,對5個班子進行了談話誡勉。四是落實關愛制度。建立82名老黨員和生活困難黨員個案庫,建立健全200多名離任和現任村干部資料庫,每年“七一”和春節期間由鎮、村兩級對老黨員、老干部、困難黨員等進行走訪慰問,并采取“一幫一”結對幫扶制度,使離任干部和困難黨員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
(楊何千畝蔬菜基地)
三、適時啟動機構改革,成效顯著。
為了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理順職責關系、優化組織結構、提高工作效率,我鎮于今年八月份對現行的干部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對職能交叉的部門進行整合,對特殊的、重點的工作成立專門的工作機構。新設立城中村改造綜合服務中心和鎮信息中心。通過機構改革,打破了以往干部管理模式,整合了職能,明確了責任和權利,減少了決策和執行的中間環節,對150多名干部進行優化組合,使各個崗位都有最適合的人,切實提高工了作效率。
(七里墩新農村)
四、創新工作方式,實現和諧征遷零上訪。
通過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方式,使我鎮做群眾工作的方法靈活多樣、效果明顯。如西十里等市區重大項目建設征遷中,工作量大面寬、矛盾較多,鎮村黨員干部通過講政策、講方法,廣泛宣傳、耐心工作,堅持依法行政,集中干部、集中精力對征地拆遷逐個研究、對出現的矛盾糾紛妥善解決,做到了和諧拆遷零上訪。
(石馬坪新農村)
五、科學規劃,啟動實施城鄉一體化建設工作。
為深入貫徹市委、市政府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和《天水市推進城鄉一體化試點工作方案》精神,立足鎮情,充分發揮我鎮地域優勢、資源優勢、發展優勢,啟動實施全鎮統籌城鄉一體化工作,提出了《秦州區玉泉鎮建設城鄉一體化實施意見》,成立了建設城鄉一體化建設領導小組,聘請市、區有關城鄉經濟、社會、環境、規劃、建設、土地等方面專家,組成我鎮城鄉一體化發展戰略顧問團,為推進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建設提供科學、理性決策咨詢服務。學習發達地區先進經驗,鎮上于2010年7-10月份,分3期組織鎮、村干部200多人,帶上城鄉一體化要解決的問題到寶雞、成都等地參觀學習,借鑒外地經驗,通過對比,找到了制約我鎮統籌城鄉發展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全鎮及各村推進統籌城鄉發展的思路。為了摸清情況,我們在今年8月份進行了基線調查,對全鎮各行政村的人口、土地、集體經濟、住房、收入等情況進行了全面的摸底,基本掌握了各村的發展現狀,為我們合理制定推進統籌城鄉發展的思路提供了科學依據。今年,部分村搶抓城中村改造政策機遇,提前謀劃、率先著手,在城鄉一體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七里墩村被市委、市政府列為城鄉一體化試點村,搶抓機遇,在規劃建設、產業布局等方面大膽探索,成立了鴻發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形成“公司+農戶”模式,計劃將現有的土地和產業作為股份由村民人均持有,并努力促成“四個轉變”,即:將集體經濟合作組織轉變為股份經濟合作組織,村民成為股東;將村民身份完全轉變為居民身份,享受居民同等待遇;將村委會轉變為社區,實現社區化管理;將集體土地轉變為國有土地,由公司依法進行經營管理。近期,依托七里墩大片區,該村邀請西安建筑規劃設計院專家,對七里墩村進行整體規劃,通過對建材市場、森美家居超市的升級改造,對舊村的開發,對山地的合理利用,力爭把七里墩村打造為集商貿流通、現代物流、建材家居、三產旅游為一體的現代化新農村。東方紅村通過招商引資,投資7億多元,計劃與開發公司聯合進行城中村改造,分兩期進行,一期首先對菜市場進行改造,二期對全村進行全面改造,目前這項工作正在進行,爭取明年啟動。王家磨村依托北山災害治理項目,引導村民上山,對舊村進行改造,目前該村新村建設場地平整即將完工,正在由西安建筑規劃設計院按照與伏羲祭祖園風格一致的原則,優先考慮產業發展、打造農家樂旅游村的思路,高規格、高標準進行規劃設計。暖和灣、天水郡、蓮亭、西團莊、西十里、閆新、伏羲路等村堅持把新村建設與城中村改造相結合,立足村情,正在辦理相關手續,完善制定改造方案,爭取明年啟動。
(楊何無公害蔬菜)
六、切實加強作風建設,嚴明組織紀律
鎮上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從加強干部作風入手,建立重點工作督查制度,對重點工作進行全面督查,每周對重點工作進行全面督查,查工作進度,查人員到崗,在干部例會上公布督查結果,讓責任人查漏補缺。對工作完成較差的干部,量化扣分,并作為年終考核和村級評選選優的依據,對工作有較大失誤的干部,進行誡勉談話,給予組織處理。全年對徐家山、閆新等村的個別村干部由于配合重點工作不力,對工作重視不夠進行了誡勉談話;對不嚴格遵守干部例會紀律的1名鎮干部由鎮紀委發文進行通報批評。通過這些有力措施,嚴肅了工作紀律,確保每位干部在貫徹落實政策和鎮黨委決策中不走樣,在工作中做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憂群眾之所憂,極大地調動了工作積極性。
(羅玉溝萬畝大櫻桃基地)
七、創新載體,增強黨建工作的活力和效果
我鎮以“三級聯創”為總抓手,以“五好村黨支部”創建、黨建示范村建設、“爭先創優”活動為載體,不斷增強基層組織工作的活力和效果。一是以“三級聯創”、“五好村黨支部”創建、黨建示范村建設為突破口,狠抓基層班子建設。通過加強黨員的政治理論學習,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通過加強干部的政策法規學習,不斷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村能力;通過加強科技培訓,不斷增強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本領。今年我鎮在繼續鞏固和加強以楊何淺山半過干旱蔬菜基地,以煙鋪、馬蘭兩村為中心的大櫻桃示范基地,以閆河、孫家坪兩村為中心的優質首紅蘋果示范基地,以七里墩、東方紅,伏羲路,天水郡村為主的城鄉一體化試點村,以石馬坪、瓦窯坡兩村為主的奶牛養殖示范基地,以暖和灣、冰凌寺、東十里三村為主的鄉鎮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示范基地等六大示范基地建設的同時,在市、區兩級黨委和政府的支持幫助下,建成了1000畝的楊何淺山半干旱山區蔬菜種植示范基地,共建大棚1700個,冬暖棚10個。李官灣千畝旱作玉米種植基地,有力地提高了山區村群眾的收入,實現了可持續發展,既解決川區村失地農民的生活出路問題,又有效帶動了山區村的經濟發展。
(七里墩森美家居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