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責任與愛心抗擊災難
——記秦州區教育局項目辦主任桑東升
![](/Files224/BeyondPic/2011-5/13/110513210583d5d30f5b234c5e.jpg)
三年前的那場大地震給天水市帶來了巨大的創傷。地震損毀了群眾的家園、學子們的學校,但無法摧毀天水人民的堅強意志。相反,在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中過過程中,天水市涌現出了一批令人可敬的先進個人和組織。在天水市的教育系統,現任秦州區教育局勤工儉學辦公室副主任,兼項目辦主任的優秀共產黨員桑東升就是一位在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過程中涌現出的先進個人。
在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過程中,桑東升同志在工作崗位上盡職盡責,兢兢業業,出色的完成各項任務,2008年12月他被天水市委、市政府評為市級抗震救災先進個人。
“5.12”大地震襲來的那一刻,正奔赴在去村學查看項目建設路上的桑東升首先想到不是年邁的老母,不是未成年的孩子,而是全區師生的安危。為了更有效地展開抗震救災,他迅速返回到教育局。協助教育局長組織教育局機關和全區教育系統所有教職工展開抗震救災工作。首先,他挑選了一批工作人心強的同志及時到各學校了解災情,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情況,組織辦公室工作人員深入受災學校調查統計各學校師生員工安全及財產損失情況……
![](/Files224/BeyondPic/2011-5/13/1105132105dc56ccdd19396778.jpg)
在災情發生后不到24小時的時間內,他所組織的工作人員就準確地排查出全區受災學校344所,受損校舍面積35萬平方米。隨后,為確保受災學校學生和教職工的安全,他不辭辛勞,多次請建筑界的資深人士深入到學校對校舍進行反復檢測,并制定出詳盡的抗震救災方案。
在余震頻發的那段時間里,他和單位其他同事一起深入到受災嚴重的平南鎮黑林小學、平南鎮中心小學等一些學校,組織學生撤離危房并進行安置分流。同時,向教師和學生宣傳防震意識,搭建帳篷。5月20日凌晨4時30分左右,在組織平南鎮黑林小學的教職工撤離危房搭建帳篷工作完成后不到1小時,教育局打電話說有較強余震發生,于是他又和學區一班人一起分成兩組,趕赴教室住宿地通知學校做好防范準備,直到早晨6時左右才休息了片刻。
從地震發生到災后重建全面展開前,他很少回家。白天,他在抗震救災的第一線,檢查指導學校的排危自救工作,全區幾百所學校都留下了他匆忙的身影;晚上,他在燈下對數據進行分析、歸類、整理,寫報告;為了向領導和抗震救災指揮部提供有價值的數據,他夜以繼日,不眠不休。在這期間,他向市教育局和區抗震救災指揮部準確上報了全區學校校舍受損、房屋評估、維修改建、災后重建等方面的各種數據、資料,資料不少于5萬字,表格不下上萬張。由于連續熬夜值班,他的雙眼常常布滿血絲。餓了,就吃方便面;困了,就泡杯濃茶……他不知疲倦,不怕危險,沖鋒在前,真正發揮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Files224/BeyondPic/2011-5/13/1105132105b6c0dc8ffac52271.jpg)
災后重建工作展開后,桑東升同志的目標是將每一個災后重建項目都打造成最安全、最牢固、最穩定、最漂亮的群眾滿意工程、放心工程。圍繞這一目標,桑東升同志主持制訂和完善了《秦州區教育系統災后重建項目管理辦法》等多個個管理制度以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并經常深入建設工地,嚴格按照項目管理辦法對工程的各個方面進行嚴格要求,一發現問題,他就要求施工方立即改正。
天水一處教學樓建設工地上的一位施工員曾經說過,桑主任是一位建筑工程方面的內行,也是極其負責人的人。他對工程質量的要求非常嚴格,對所有的建材他都會認真仔細地抽查。在冬天施工的時候,他還會抽查混凝土中是否摻入了適量的復合防凍劑,以保證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在混凝土澆筑之后,他常會提醒施工人員采用麻布、草簾等材料將暴露面混凝土覆蓋或包裹。在下雪天,他要求施工員將鋼筋上的積雪清理干凈,并將露天的鋼筋進行遮蓋,避免銹蝕……除了對工程質量嚴格要求外,他經常要求安全施工,要求施工前必須清理掉腳手架上的積雪或水珠,禁止在施工現場燃燒明火……在災后重建中,他始終將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放在首位。 在省、市檢查組對秦州區教育系統災后重建項目所進行的多次檢查中,全區教育系統災后重建工作以其管理嚴格、重視安全和質量、程序合法、資料完善而得到檢查組的高度評價。
就是這樣的一名普通的教育項目管理干部,就是這樣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層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汗水,用自己的身體力行,用自己的堅持不懈,用自己的舍小家顧大家的行動為秦州區教育系統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書寫了光輝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