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開展搶險救災紀行(七)
黨支部是一面旗幟
(秦州區外宣辦)8月12日,尚未在我省甘南州舟曲縣泥石流災害的悲痛中緩解過來的秦州區娘娘壩鎮柳林等6個村的村民們,怎么也沒有想到,他們也經歷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澇災害。
當天凌晨2時多,大雨變成了暴雨,兩個小時內,當地降雨達到了160多毫米。暴雨引發南峪河上游塌方和河水猛漲,順流而下的樹枝等雜物從柳林村小學附近堵塞河道,致使洪水改道涌向村莊西頭,依河而居的50多戶村民受災,有的家中進水,有的人家洪水一度漫過炕頭,群眾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
住在柳林村東頭的村支書楊建國接到村民的求救電話后,一頭沖進了雨霧里。等他跑到村西頭,村主任趙占榮也已經到了這里。這時,村里已經停電,漆黑的夜里,只感到齊腰的泥水沖擊而來,轟鳴的水聲瘋狂地肆虐著……
看著驚慌失措的村民,村支書楊建國安慰大家說:“不要慌,搶救人是第一位的。”聽到這句話,村民們的情緒得到了安撫。村里的年輕人付田福、張萬虎、馮虎平、劉繼祖、許杰等,立刻行動起來,與村干部一起,緊急疏散受災群眾。
27歲的退伍軍人劉曙亮第一時間就沖到了距自己家不到50米的鄰居劉永盛家。劉永盛遠在新疆打工,家中只剩下劉永盛的媳婦和兩個孩子。劉曙亮看到劉永盛的媳婦和一個8歲大、一個半歲大的孩子擠在面柜上躲避洪水,他用手電筒砸開玻璃窗,救起了已落入水中的嬰兒,接著又再次返回原地救出了劉永盛的女兒和媳婦。
村里的老主任許國全,已是66歲的老人,但他沒有忘記自己是一位老黨員,硬是不顧家人的勸阻,三番五次地沖進洪水中,救出了兩位八十多歲的老人和幾個孩子。
村里有位五十多歲的智障老人,站在滿是泥水的院子里不知所措。楊建國和幾個年輕人趟過洪水,給光著上身的老人穿好衣服,將他背到了安全地帶。
黨支部像一面旗幟,將群眾的心緊緊地凝聚在一起。在三個多小時的時間里,大家齊心協力救助受災群眾,柳林村的100名受災群眾都轉移到了安全地帶。
溝門村的村支書張林生,一夜未眠,凌晨2點,他就到河邊觀察雨情,看到河水暴漲,他及時給5個自然村的干部打電話,讓大家分頭通知群眾警惕洪災,并要全力保證群眾的安全。
村民胡興虎的妻子指著家里半米深的淤泥說,幸虧村干部通知及時,她和母親領著孩子跑到了高處,雖然房子受了損失,但人都安全。
溝門村的黨員張東升說,目前,村里的群眾都沒有人身危險,是黨支部給了群眾開展自救的信心和希望。
秦州區開展搶險救災紀行(八)
子弟兵給了我們信心
凌晨5點多,接到119報警的第一批消防隊員趕到了柳林村,并迅速搶救受災村民。
“一看到那橙色的衣服,就看到希望,我們的心一下子踏實多了。”柳林村的許芳芳一提起洪水沖進院里,她和孩子驚恐萬分的危情就忍不住哭泣,但一提到子弟兵,感謝之情溢于言表。
從12日凌晨到13日,聞訊趕到的500余名武警部隊、預備役旅、軍分區等官兵,先后奔赴受災較為嚴重的柳林、望天、長河、上場等村莊。官兵們沖進一米多深的洪水中,用沙袋緊急構筑防洪大墻,阻止大水向村莊涌進。
有的在村民院落中緊急排水,有的幫助群眾搶運糧食。有的清理隨溝而下的樹根、大石塊,搶修河堤、橋梁,有的還幫群眾搶收河道旁邊的玉米,以最快的速度將群眾的損失降到最低。
上店子村村民于海宏養殖的150多頭豬被洪水沖走了三分之二,他心痛不已,家里半米深的淤泥也無心清理。麥積區民兵應急連官兵們來到他家,安慰他,鼓勵他,并幫忙他清理淤泥。看著官兵們滿身的污泥,于海宏連聲說:“謝謝子弟兵。”
秦州區開展搶險救災紀行(九)
黨和政府是我們的靠山
(秦州區外宣辦)從12日凌晨,娘娘壩發生災情以來,市區主要領導和部隊領導帶隊組成排險查災組,組織群眾轉移。相關部門也積極調動一切力量,開展搶險救災。
秦州區及時下撥50萬元,加強應急后勤保障,加大對受災斷炊群眾生活救助,每人每天按10元標準進行補貼。并通過投親靠友、搭建帳篷,利用學校、村委會陣地妥善安置了受災群眾。目前,已經發放方便食品420余箱,礦泉水200余件,保證了受災群眾有地方住,有干凈水喝,有飯吃。
據了解,此次洪災共造成娘娘壩至李子園區域35千伏、10千伏8條供電線路全線停電,倒桿斷電40多根,災區近萬戶村民失去用電。災情發生了,秦州區農電局迅速組織100多人的搶修隊進行供電搶險,力爭盡快恢復娘娘壩的供電。
區交通部門協同部隊官兵,調用挖掘機,及時疏通道路,清理路障,目前通往受災較重村的道路已部分打通。
區衛生防疫部門及公安部門,加大衛生指導、防疫宣傳力度和社會巡邏,并積極籌備應急物資,確保受災群眾衛生健康和社會治安和諧穩定。
在柳林村“搶險救災安置點”,前來領取食品的村民絡繹不絕。村民許國全說,大災大難面前,由衷地感受到,共產黨好,政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