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16/BeyondPic/2010-6/21/35529_201006210837561oHHy.jpg)
。ㄇ刂輩^外宣辦) 秦州,一座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為天水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隴東南最大的交通樞紐和商品集散地,受西安、蘭州兩大城市的雙向輻射,是聯系西北與中原、西南的交通樞紐。
秦州,歷史悠久、文化淵源、人文薈萃,傳說中的人文始祖伏羲就誕生在這里。1992年8月13日,江澤民同志視察天水時,親筆題寫了“羲皇故里”。1994,天水被命名為第三批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漫長的歷史演變,留下了豐富的古跡遺址,薈萃了燦爛的自然文化景觀。區域內有新石器遺址十多處,有國家和省、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41處,區內風景名勝眾多,著名的有伏羲廟、玉泉觀、南郭寺等,形成了伏羲文化、秦文化、三國文化、明清建筑文化、民俗風情文化等多元化文化景觀。
秦州,地處甘肅省東南部,秦巴山區西秦嶺北部黃土粱峁溝壑區,大陸性半高寒半濕潤氣候。平均海拔1130—2700米,年平均降雨量531mm,平均氣溫10.72攝氏度,無霜期170天左右,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氣候溫和,四季如春,素有“隴上小江南”的美譽。
秦州,總面積2442平方公里,總人口63.86萬,轄七個街道辦事處和16個鄉鎮,地理位置獨特,區位優勢明顯。古往今來,這里人流物聚,商賈云集,是古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國道310、316線貫穿境內,天水-西安、天水-蘭州高速公路起止于此,與12條省道和縣鄉公路形成健全的交通網絡。城區內羲皇大道、成紀大道、天北快速干道寬闊平坦,隨著隴海鐵路復線的通車,天水軍民兩用機場的通航能力進一步提高,全區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城鄉通訊和商務信息已與國內國際聯網。
秦州 ,多樣的地形和氣候條件為全區提供了良好的農業發展條件,區內盛產小麥、蜂產品、玉米等10余種農作物和蘋果、梨、杏、桃、葡萄等溫帶水果,農副土特產品質優品繁。近年來,秦州緊緊圍繞農業結構調整和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雙孢菇、甜玉米、蘆筍、大櫻桃等一批新型產業迅速發展,養殖業規模不斷擴大,畜禽產品和奶制品生產初具規模。
秦州,工業基礎良好,科技教育發達。天水是省內重要的工業基地,是全國六大中低壓電器盛產基地之一。區內有大中專院校10多所,部、省、市屬科研單位10余個,駐區部、省、市屬企業達40多家,初步形成了塑料化工、電子電器、工藝美術、機械制造、建筑建材、食品加工、輕工紡織等地方工業體系。電子電器、電纜材料、雕漆、地絲毯在國內外享有良好的聲譽。
秦州,圍繞加快發展這一主線,突出統籌城鄉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兩大重點,走好五條路子,加快五個建設進程。
注重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堅持走夯實基礎、突出特色、壯大產業的路子;
注重提高工業整體實力,堅持走優化結構、自主創新、提升總量的發展路子;
注重提高以商貿、文化、旅游和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比重,走發揮區位優勢、擴大規模、提升水平的發展路子;
注重社會協調發展、堅持走教育優先、科技領先、人力資源開發的發展路子;
注重保持和改善民生,堅持走以人為本、共建共享、和諧發展的路子;
加快裝備制造業中心城區、商貿物流中心城區、旅游和服務業中心城區、科教文化中心城區、最佳人居環境區建設進程。
加快東十里工業園區、暖和灣皂郊工業園、西十里物流園區、成紀大道新工業園、城郊型農業園建設、形成“一區五園”的發展格局。
![](/Files216/BeyondPic/2010-7/7/35569_201007041257486PfPI.jpg)
走進秦州
秦州屬于大陸性半高寒半濕潤氣候,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年平均日照數為1600-1700小時,素有“隴上小江南”的美稱。
秦州區把城市建設作為加快發展的重要平臺,全力推進隴上最佳人居環境城區建設。經過20多年的努力,一個高樓林立,設施齊備,功能完善、輻射帶動能力較強的現代化隴東南中心城市迅速崛起,成為鑲嵌在隴原大地上的一顆璀璨明珠。近年來,秦州去以建設旅游和服務業中心城區為目標,充分開發、保護和利用各種旅游文化資源,優化旅游投資服務環境,景區景點基礎設施設施日益完善,城市面包日新月異,道路交通四通八達,旅游星級賓館逐年增多,旅游接待和服務水平逐年增長。全區目前有星級以上賓館、飯店9家,年接待游客111萬人次。古城秦州已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現代化旅游城市。
秦州小吃是甘肅省最具特色的美味之一,“呱呱”“漿水面”“釀皮”“雜燴”“清真碎面”“打鹵面”等遍布全城的大街小巷。
![](/Files202/BeyondPic/2008-6/22/20080622_29ead8ef25b1a7e4ced64SiVq4ayf30E.jpg)
選擇秦州
市場區位:
秦州為天水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甘肅省東部經貿合作的重要承載地和前沿平臺,外接陜西、四川,四小時車程便可到達甘肅省省會蘭州、陜西省省會西安,統一的市場格局日益顯現。
金融:
秦州金融業發達,目前全市擁有齊全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可以提供各種優質、快捷、周到的金融服務。
空港:
天水軍民兩用機場現已開通,通過西安、蘭州航空港連接國內外長線航班。
陸路交通:
天寶、天定高速即將開通,目前已完成了316、310過境段改造,區內實現了公路全通。一個以國道、省道為主骨架,縣鄉公路為紐帶,鄉村公路為網絡的“目”字型公路網已出具規模。
電信通信:
秦州的通信水平居甘肅省領先地位。秦州地區程控總容量已達到150萬門,城鄉電話平均普及率25部/百人,天水市區60部/百人。已建成包括光纜、數字微波、移動通信、程控交換、數據通信、寬帶多媒體通信通訊等各種技術先進、通達世界各地的公用電信網。
供水:
秦州淡水資源豐富,飲用水資源質量達到國家高級標準。
供氣:
秦州現日供液化石油氣混空氣能力已達2.5萬立方米,滿足秦州生產、生活的用氣需要。并已引進天然氣(LNG)項目,2009年可建成日供氣量達11萬立方米。
地價:
秦州區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全部按照國家規定的當地最低轉讓價。
人力資源:
秦州現有大中專院校10多所,部、省、市屬科研單位10余個。豐富的人才資源為秦州投資發展的企業提供了充足的智力支持。
稅收政策:
根據2007年3月16日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以下簡稱《企業所得稅》)規定,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按2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從事農、林、牧、副、漁業,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以及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等所得可以免征、減征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法》還規定,在《企業所得稅法》施行后(2008年1月1日)五年內,逐步過渡到《企業所得稅法》施行后繼續享受到期滿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