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譜秦州崛起新篇章
![](/Files205/BeyondPic/2008-11/10/0421226.jpg)
■天水市委常委、秦州區委書記張健(左)
近幾年來,秦州區經濟社會發展速度較快,主要經濟指標連續保持了兩位數增長。但與關中地區相比,我們的經濟總量、發展速度等各方面,差距還是很懸殊的。而且,這些差距不僅表現在經濟數據上,還體現在思想觀念、發展環境、政策運用、機制創新和工作作風等諸多方面。在這樣的現實狀況中,如果我們不加快發展,不奮起直追,必定會使差距越拉越大。
從關中地區學習考察回來之后,通過與關中五市一區在優化思路、加快發展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對比之后,我覺得,目前我們秦州區的發展思路還是符合區情實際的。那么,我們與關中地區的差距必然可以縮小,我們的奮斗目標通過努力也是完全可以實現的。這次考察過程中的交流與座談,為今后與關中五市一區搞好交流合作做了一次鋪墊,為我們今后發揮自身區位、資源等優勢,推進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Files205/BeyondPic/2008-11/10/20080920_82821df7869e998edae5bhCLyMFXznCq.jpg)
認清區情促發展
最近幾年,通過全區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們的經濟社會各項事業都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態勢。但是,認真審視我們所處的環境和變化,分析我們的優勢與不足,再把我們與關中地區相比較,我們就在基礎條件、人才、技術、資本、資源等生產要素等多方面都處于劣勢。關中五市一區之行,讓我們學到了不少的經驗,也給了我們不少的啟發。作為我們來說,憂患意識需要增強,封閉落后的保守意識必須破除,盲目自滿的消極思想也必須改變,全面打破傳統觀念和體制的束縛,在與關中五市一區發展態勢的比較中,把握住經濟區規劃建設的機遇,加快統籌發展、特色產業發展、經濟社會發展等工作重點。
初步的交流溝通,已經讓我們對關中地區的發展經驗有了簡單的了解。而在經濟區規劃啟動實施之后,隨著雙方交流進一步深入的增多,我們必將找到更多適用于秦州區域經濟發展的好經驗、好方法。但是在這同時,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學習和借鑒關中五市一區的經驗,我們不能簡單地生搬硬套,而是要認真審視我們的區情實際,充分利用我區多年來形成的經濟基礎和產業優勢、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優勢、深厚的人文和歷史文化資源優勢、相對優越的區位優勢,在激烈的競爭中抓住發展機遇,提高發展質量。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更需要以高標準來審視我們的發展現狀,時刻與關中地區乃至全國的先進縣區做比較,以更加開放的思想、更加開闊的視野,謀劃秦州的未來和發展。目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將在“圍繞一條主線,突出兩大重點,走好五條發展路子,加快五個建設進程”的總體思路上做文章。具體來講,就是圍繞加快發展這一主線,突出城鄉統籌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兩大重點,注重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堅持走夯實基礎、突出特色、壯大產業的發展路子;注重提高工業經濟整體實力,堅持走優化結構、自主創新、提升總量的發展路子;注重提高以商貿、文化、旅游和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的比重,走發揮區位優勢、擴大規模、提升水平的發展路子;注重社會事業的協調發展,堅持走教育優先、科技領先、人力資源開發的發展路子;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走以人為本,共建共享、和諧發展的路子;加快裝備制造業中心城區、商貿物流中心城區、旅游和服務業中心城區、科教文化中心城區、最佳人居環境城區建設進程。
項目建設是根本
項目是投資的載體,無論是招商引資還是國家投資,都是以項目建設的形式實現的。如果沒有項目,就不可能形成現實的生產力,發展的速度和質量也就沒有保證。作為投資拉動型經濟區域,我區經濟的大發展必須要有大項目、大投入來支撐、來推動。
從關中五市一區的發展經驗來看,都是把項目建設作為載體,特別是抓大項目的氣勢大、力度大、措施實,使得近年來的經濟發展速度十分令人矚目。立足我區實際來說,我們也需要認真學習抓大項目的精神,樹立上大項目的意識,形成人人關心項目、個個注重招商引資的濃厚氛圍。按照國家的產業政策和投資導向,圍繞重點領域抓項目,以創新的思路和辦法,抓住各種機遇,用足用活政策,以主導產業、龍頭企業和配套加工項目為重點,堅持走出去、請進來,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性投資項目和國內外知名企業、民間商會的合資合作,以項目拉動投資,以投資推動經濟,培育新的增長點。
在經濟規劃建設和省市振興裝備制造業戰略的機遇面前,我們要充分發揮區位、資源和產業優勢,圍繞特色優勢產業培育、傳統支柱產業改造升級,從實際出發,加強與關中地區的聯系,有針對性地做好工作,把握先機,爭取主動,積極引進一批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大項目落戶我區。這個前提,要求我們要強化項目的前期工作,充分利用國家投資政策,依托區位、產業、人文等優勢,加快項目建設步伐,做到新開工一批、建設一批、投產一批、儲備一批,確保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和后續項目的不斷增加。特別是要加強投資規模大、對經濟拉動顯著的重點項目的策劃、論證和建設,多渠道積極推介,引導各方資金參與投資建設。
另外,我們的領導干部也要進一步強化包抓項目的制度,落實項目建設責任制,嚴格項目建設程序,建設一批規模大、效益好,對經濟社會發展有帶動作用的骨干項目。目前來說,要全力抓好青少年游樂中心、垃圾處理廠、籍羅戰備油路、華店公路和華天集團集成電路高端封裝生產線、天光集成電路生產線、中材集團年產200萬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213電器公司低壓智能節能產品等一批重點項目的實施,大力推動我區項目建設上規模、上水平,不斷增強加快發展的后勁。
整體實力要壯大
從關中地區發展的歷程和經驗總結來看,我們要突出區域經濟的重點和特色,走速度與效益相統一的發展之路,促進經濟快速增長,壯大整體實力。
作為農業城市來說,秦州區首先要突出抓好農業和農村工作,堅持以新農村建設統攬農村工作全局,以服務城市為重點,以提高農民收入為核心,重點抓好農業結構調整,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同時立足城郊區、河谷川道區、淺山干旱區、冷涼山區和林區林緣區等不同區域特點,堅持發展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積極實施區域綜合開發、果樹上山、品牌帶動、城郊高效農業工程,突出抓好城郊型農業,培育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大力發展龍頭企業,努力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民增收。
和發展農業同樣不能忽視的,是我們要加快推進工業經濟提速發展。堅持實施工業強區戰略不動搖,著力轉變發展方式,優化工業結構,推進工業化進程,突出發展電工電器、電子信息、機械制造、新型建材、農產品深加工五大產業。加快建設東十里、暖和灣工業示范區和成紀大道新型工業園,完善配套設施,聚集生產要素,做大做強工業經濟。并要大力發展第三產業。與此同時,還要以開展“三城聯創”活動為契機,加強城市建設與管理,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優化投資環境。依托中心城區優勢,加快商業街、商業圈的開發建設,積極開發農村市場,促進城鄉市場持續繁榮。作為千年古城所在地,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當然要大力開發,加快景區景點開發建設,完善旅游基礎配套設施,強化旅游服務功能,提升旅游產業的帶動力。
此外,社會事業發展也要加快。從改善城鄉教育衛生基礎條件,到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特別是要把解決好民生問題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認真抓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城鄉低保制度,不斷擴大覆蓋面,提高保障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重振商埠“旱碼頭”雄風
![](/Files205/BeyondPic/2008-11/10/0421226.jpg)
麥積區委書記蔣曉強(右)
繼成渝經濟區、北部灣經濟區之后,關中—天水經濟區是國家西部大開發的又一個重點經濟區,也是區域經濟學點軸開發模式在西部大開發戰略中的具體實踐。2003年以來,通過西隴海蘭新線經濟帶甘肅段的開發建設,有力地帶動了麥積區經濟社會的全面提速發展。新經濟區啟動實施后,將為地處西部戰略要沖的天水,乃至甘肅“東大門”的麥積區,提供了又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
從目前全區的實際情況來分析,我們在經濟區的建設中,應當把麥積區作為裝備制造業基地、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和旅游產業龍頭地區進行重點開發和建設,經過3至5年乃至更長時間的努力,把麥積建成一處新型工業基地、優質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物流中心、旅游服務中心,以及關中—天水經濟區中功能齊全、特色鮮明的現代化新型城區。為實現這樣的目標,我們從自身實際出發,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Files205/BeyondPic/2008-11/10/20080920_82821df7869e998edae5bhCLyMFXznCq.jpg)
優勢決定發展定位
作出這樣的定位和判斷,主要是因為我們麥積區自身有著獨特的優勢。首先是區位條件比較獨特。橫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地處陜、甘、川之要沖,位居蘭州、西安兩大城市中點,與關中地區緊緊相連,隴海鐵路穿境而過,310、316國道橫貫東西,寶天高速公路及過境段、天定高速公路正在建設,天水軍民合用機場已經正式通航,交通干線四通八達,自古以來就是隴東南的交通樞紐和商埠“旱碼頭”。
其次是區域經濟增長點很多。作為老工業基地,“三線”建設時內遷了一批大企業,形成了以機械制造、制藥電器、輕工食品、建材化工為主導的地方工業體系,許多產品暢銷海內外。特別是隨著甘肅振興裝備制造業行動計劃的深入實施,這些企業生產效益逐年大幅攀升,成為帶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主導力量。同時,工業園區等一批新的工業增長點正在形成,全區優勢農產品基地規模不斷擴大,潛在的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現實經濟優勢的空間更加廣闊,第三產業繁榮發展面臨重大機遇。
其三,資源相對豐富。優越的水土光熱資源,造就了質優品繁的農林土特產品,7個國家A級綠色食品認證就是最有代表性的優勢。從旅游資源上來說,由于麥積山石窟的存在,就已經奠定了全區旅游資源十分優秀的基調,更不用說區內還集中著全市70%的旅游資源。同時,勞動力資源富集,勞動者素質較高,創出了響當當的勞務品牌,全區發展勞務經濟大有可為。
這些年來,經過長期以來開發建設的積淀,區內基礎設施大為改善,優勢產業逐步形成,經濟實力明顯增強,主要經濟指標連續多年位居全市前列,這些都是必將影響我們發展定位的優勢條件。
對接決定發展成效
和我們相比,關中地區在各方面都比我們要好,但也和麥積區在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經濟交往、文化民俗等方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為同處渭河流域的地緣、人文之親,我們已經先后與寶雞市的渭濱區、金臺區、陳倉區締結了友好區關系,相互之間經濟、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和各種民間交往由來已久。這些,已經為我們融入經濟區建設創造了一定的條件。當然,如何發揮優勢,使我們在經濟區建設中大有作為,還必須要處理好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