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竄我省17個縣區,作案120余起,案值60余萬元
一條短信 秦州警方“撬”開大盜之口
本報訊 一個盜竊團伙流竄于我省天水、隴南、張掖、金昌、武威、蘭州等市的17個縣區,兩年之中行竊120余起,案值60余萬元。近日,天水秦州警方歷經兩個月,靠一條短信撬開了賊口,破獲了這個秦州區第一起公安部掛牌督辦的重大刑事案件,將涉案的張某、譚某、曲某、胡某4名成員一網打盡。
短信撬開賊口
2007年10月12日晚,秦州公安分局北關派出所民警在轄區一賓館清查住宿人員時,遇到了兩名旅客——來自湖北的農村青年男子譚某和內蒙古的曲某。民警發現兩人言行不軌,所帶物品與其身份不符,但缺少確鑿證據。
就在民警想方設法調查他們是否有違法行為時,其中有點醉酒的一人竟拿出一副手銬沖著民警嚷開了:“別唬人了,你們拿的那玩意兒,咱們也有。”由于已超出了自己的職權范圍,北關派出所民警當即與分局警務督察大隊取得了聯系。
督察民警趕到現場出示證件后,要求對方出示相關證件。但這兩人所出示的證件,沒有一樣能證明其有權利可以隨身攜帶手銬。詢問手銬來歷,兩人也是前言不搭后語。于是,民警將他們帶回審查。
被帶回分局后,兩男子酒已醒了大半。面對民警的訊問,他們不是裝糊涂,就是答非所問。就在民警想突破的對策時,譚某所帶的手機響起短信鈴聲打破了案件審理的僵局。
“已在蘭州踩好了點,一人下手不便,你上來幫忙。”看著這條短信,民警緊鎖的眉頭舒展了,剛才還假裝若無其事的譚、曲二人,終于開口了。
據他們交待,發短信的人是秦安縣的青年農民胡某和隴南市徽縣的張某。他們4人曾經在蘭州、天水干過幾起入室盜竊案,但現在已經改邪歸正了。
審查挖出大案
2007年10月24日,秦州警方在蘭州將胡某和張某抓獲。同時,繳獲他們隨身攜帶的大量現金、手機等贓物,并押回天水。通過進一步審查得知,4人經常流竄于我省的天水、隴南、張掖、金昌、武威、蘭州等市的17個縣區,使用改錐等工具入室盜竊作案。
由于此案是流竄系列作案,涉案地域廣,作案次數多,2007年11月上旬,經報請秦州區人民檢察院批準,專案組對4名嫌疑人執行了逮捕。11月中下旬,偵查員們押解4人相繼前往天水、隴南以及張掖、金昌、武威、蘭州等市的10多個縣區,指認現場,核查案情并追繳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