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秦州訊記者楊恒 近日,天水市昌盛食品公司辣椒醬生產線晝夜運轉,但西班牙市場還在急急催貨。從基地種植到遠渡重洋,這個擁有獨立產品自營出口權的企業,把秦州區千家萬戶的貧困戶和國際市場聯系到了一起。近年來,秦州區在特色農產品和一批龍頭企業的帶動下,走出了一條符合區情、效益明顯、勢頭強勁的產業化扶貧之路。
秦州區扶貧開發以整村推進為載體,按照小規模、大群體、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模式,大力發展產業化項目。經過幾年培育,形成了七大產業化扶貧項目板塊基地。以天水鎮為主覆蓋全區的雙孢菇種植板塊,成了農民迅速致富的助推器,以關子鎮為主的中藥材種植板塊,發揮出了傳統產業的新優勢;大門鄉的甜玉米讓當地群眾嘗到了科技的甜頭;以皂郊鎮為主的散養雞,打出了綠色品牌;中梁鄉羅峪溝的大棚韭菜,給淺山干旱區找到了致富的門路;秦嶺鄉的蘆筍種植,成了天水獨有的特色產業;以天水鎮、華岐鄉為主的西班牙辣椒種植板塊牞成了天水市走出國門的農業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