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對天水市秦州區關子鎮唐家山教學點女教師
“三年未發工資無奈辭職”的調查
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教育局
2006年3月3日,西部商報記者劉東亮報道了秦州區關子鎮唐家山教學點代課教師魏愛華因“三年未發工資無奈辭職”一事后,市政府對此事高度重視,張廣智市長和郭奇若副市長親自批辦。市區教育局、財政部門立即組織人員赴關子鎮學區和唐家山學校,調查了關子學區和唐家山學校相關當事人,并對反映的問題進行了核實,調查情況如下:
1、唐家山教學點基本情況
關子鎮唐家山教學點距秦州區關子鎮約10公里的唐家山村,是關子學區石川小學設在唐家山的一個教學點,該教學點共有3個年級23名學生,由臨時代課教師魏愛華承擔教學任務。農村稅費改革前,唐家山村原村干部李農生(魏愛華的公公)請示鄉政府同意,修建教室3間,建校費用計劃從農村教育費附加中列支。農村稅費改革后,農村教育費附加取消,該校修建款無法落實。2005年,該村上報區教育局,教育局籌措資金2萬元,解決了建校工程款。按照農村稅費改革、教育布局調整的要求,2003年唐家山村學作為教學點,由該鎮石川小學統一管理。
2、臨時代課教師魏愛華工資發放情況
魏愛華,女,現年28歲,初中文化程度,1998年8月經原關子鄉政府同意擔任唐家山教學點臨時代課教師,每月工資100元。
從1998年9月開始到2002年底,魏愛華的工資由原關子鄉政府在農村教育費附加中列支。2002年稅費改革后,農村教育費附加取消,學區同魏愛華商量后,從2003年開始,其報酬在教學點收取的雜費中,以“自收自給”的形式解決。三年中,魏愛華每年從雜費收入中解決的報酬約為1100元,與2003年前的工資水平基本持平。
3、魏愛華辭職原因及唐家山教學點目前情況
2006年,按照國家農村義務教育免除學生學雜費的政策,唐家山教學點不能再向學生收取學雜費,在此情況下,魏愛華擔心自己的報酬沒有保證,便向學區負責人口頭提出辭職請求。為了保證學校正常運轉,經學區動員,魏愛華繼續在該校教學,其報酬由學區負責解決。2月28日,魏愛華到石川小學領取了學生課本、作業本,給學生報到注冊,共報到學生23名。學校按期開課,秩序正常。
根據調查核實,西部商報記者劉東亮在互聯網上的報道嚴重失實。魏愛華為鄉聘臨時代課教師,在2002年農村稅費改革后公辦教師工資由區財政統一發放,其本人不屬于工資統發對象。魏愛華及李農生(魏愛華公公)均承認2003年至2005年的三年中,魏愛華的報酬基本得到了解決。從2006年開始,魏愛華繼續擔任代課教師期間的報酬,由學區通過開展勤工儉學等途徑,籌措資金解決。
二00六年三月二十七日
相關閱讀:秦州區關子鎮鄉村女教師三年未發工資無奈辭職 2006-3-3 7: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