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于信仰 盡責!捌健卑
記抗疫一線天宇華成物業(yè)服務(wù)中心供暖工李建忠張順平
![](/Files261/BeyondPic/2021-11/10/21111008559b694501d85ac045.jpg)
寒冬帶給人們的是身體上的寒冷,而今年秋冬交際的這場疫情,帶給人們的則是心理上的寒冷。
![](/Files261/BeyondPic/2021-11/10/2111100855fe2ba7ff05b8f2a0.jpg)
在天宇華成小區(qū)內(nèi),有這么一群物業(yè)人,他們在疫情防控的時候,勇敢的沖向防疫的第一線,對各個卡點、人員密集的地方勤消殺、嚴管控,不遺余力地給業(yè)主們宣傳疫情防控的方法,他們以鎮(zhèn)定的態(tài)度,協(xié)調(diào)有序的工作,穩(wěn)定了業(yè)主們的情緒,給業(yè)主們帶來了心里的溫暖。而帶給人們身體上溫暖的,則是負責水源熱泵的李建忠和張順平。
李建忠和張順平是互相幫助的同事。供暖之前,照例要對水源熱泵機組進行保養(yǎng)、檢查。但今年情況不同,疫情來臨后勢必要限制出行,如果到時出問題,負責維修的人無法及時到達,肯定會影響業(yè)主的供暖,于是他們二人分工協(xié)作,積極配合廠家,對各處的管道、閥門進行仔細檢查,維修水箱漏水點,更換銹蝕的閥門;管道注水打壓時,他們對小區(qū)五棟樓每個單元9樓和18樓的將近二十個排氣閥逐個進行檢查,保證每一個都工作正常,他們與病毒賽跑,與時間賽跑,最終趕在省市各級部門下達限行通知之前,完成了所有供暖前的準備工作。
![](/Files261/BeyondPic/2021-11/10/211110085572ed1606f54f883d.jpg)
李建忠和張順平是并肩戰(zhàn)斗的戰(zhàn)友。正常供暖開始后,正趕上小區(qū)管控,看到物業(yè)人員不夠,他們倆經(jīng)過短暫的商量后,由張順平值守水源熱泵,李建忠則穿上紅馬甲,支援一線抗疫,一個沖鋒在前,一個保障后方。
![](/Files261/BeyondPic/2021-11/10/21111008554219b9f90233530a.jpg)
九十年代之前出生的人們,肯定對拖拉機不會陌生,每當經(jīng)過身邊時,柴油發(fā)動機的轟鳴都會震得人耳膜發(fā)疼,而水源熱泵機組運行時發(fā)出的聲音卻有過之而無不及。水源熱泵運行起來后,要保證機組正常運行,就要時刻注意水壓、溫度、還要定時排沙,定時上水等等,無法長時間離開人,張順平索性就待在機房,困了的時候就在角落簡陋的床上休息一會,他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對抗著機組噪聲的“折磨”。因機組在地下室,張順平只有在吃飯的時候才上來一趟,“每次上來都有一種重見天日的感覺”,他開玩笑的說道。
李建忠,這位黨齡28年的“年輕”黨員,黨齡不長,但是黨性很高。在投身抗疫一線后,始終秉持著“為群眾辦實事”的理念,在同事中積極發(fā)揮著黨員模范作用,維持核檢隊伍的秩序,在每棟樓的每個單元之間“走街串巷”,安排業(yè)主有序下樓做檢測,為業(yè)主送菜送水等等,這是每天的必修課。在健康碼突然變黃后,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是否被感染,而是今天的“必修課”無法完成,好在三次核檢后他的健康碼變回了綠色,于是他第一時間回到崗位,夜以繼日的投入到抗疫第一線。
![](/Files261/BeyondPic/2021-11/10/21111008550a38bd717634479f.jpg)
疫情就是一面鏡子,檢驗的是黨員的初心使命,反映的是物業(yè)人的工作態(tài)度、能力、作風。沒有過不去的嚴冬,也沒有來不了的暖春,在這場與疫情的博弈中,只要我們堅定信念,同舟共濟,就一定能迎來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的最終勝利。 (作者:朱寶維)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