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針對當前民營企業融資難,設立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運用市場化方式支持民營企業債券融資,為經營正常、流動性遇到暫時困難的民營企業發債提供增信支持。
近日,由浙商銀行獨立主承銷的浙江榮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18年第五期超短期融資券(下稱“18榮盛SCP005”)順利發行,發行金額10億元,期限270天。較此前不同,中債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在本期債項的基礎上創設了18中債增CRMW002(18榮盛SCP005),這是今年響應一系列國家政策創新的全國首單掛鉤民企債券信用風險緩釋憑證,為本期債項提供信用保護。
本次發行得到市場投資者踴躍認購,全場認購倍數2.67,最終票面利率5.22%,不僅低于同期發行的同期限產品18榮盛SCP004,較同期中債估值也低了23bp;在取得市場認可的同時,有效降低了公司融資成本。
政策創新
提振民企發債信心
民營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建設者,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調,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出臺更多有利于民營企業穩定健康發展的政策。
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正是快速響應這一會議精神的一大政策創新。該工具由人行運用再貸款提供部分初始資金,由專業機構進行市場化運作,通過出售信用風險緩釋工具、擔保增信等多種方式,重點支持暫遇困難的優質民企債券融資。同時,人民銀行積極支持商業銀行、保險公司以及債券信用增進公司等機構,運用信用風險緩釋工具等多種手段,支持民企債券融資。
“流動性困難是當前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在內外部環境復雜多變的情況下,需要加大對金融機構正面激勵,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對于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計劃,部分券商固收專家也認為,此舉有利于緩解民營企業發債難局面,緩解市場對民企債券違約的擔憂,增強民企發債信心。
運用緩釋工具
提升直接融資可獲得性
在這一政策背景和市場環境下,浙商銀行快速響應中央號召,積極與監管部門及時溝通,在短短一周內完成本次18榮盛SCP005加載信用風險緩釋工具試點發行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發行既為債券投資人提供了多樣化的風險防范工具,也為金融市場提供了信用風險評估工具;這一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模式創新,有利于優化金融生態、保障金融安全,從而提振發債企業和債市投資者的信心。
債券發行人浙江榮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榮盛控股”),是首家打通從原料油到紡絲全產業鏈的石化民企,位居中國石油和化工民營企業百強榜首位。為貫徹產業升級和智能制造的國家戰略,公司目前正在舟山建設4,0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對榮盛控股來說,本期債券的高效發行成功不僅大大降低了公司的融資成本,也優化了企業的負債結構。
而對于多位參與緩釋憑證創設的金融機構來說,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這一市場化創新,增強了其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它的一大亮點,是采取在債券發行階段同步發售緩釋憑證的方式,讓緩釋憑證的發售與債券的發行相互配合與支持,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支持債券發行的業務模式。
這種創新機制改變了傳統擔保與債項綁定的固定模式,投資人可以將信用保護和債項分離進行投資交易,提高了債券發行和信用保護的靈活性。同時對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人,可以增加更多投資產品,提高資產配置的靈活性。風險偏好較高的可以通過緩釋憑證賣方的信號引導,增強對民企債券的信心,獲得較高投資收益。
“通過這種債券加載信用風險緩釋工具的發行模式,我們可以實現債券發行定價中風險和資金成本的有效合理分離,對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給予不同的選擇,從而建立更好的信用風險管理機制。”浙商銀行投資銀行部總經理沈濱表示,“我們將繼續推廣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計劃,不斷擴大投資人范圍,加強與信用風險緩釋工具參與機構的合作,通過信用風險緩釋為部分發債遇到困難的民營企業提供信用增進服務,帶動民營企業融資環境的改善。”
據悉,浙商銀行下一步將繼續貫徹創新發展理念,積極創新服務方式,暢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傳導機制,推動債券市場穩定發展,提升民營企業直接融資的可獲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