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主辦、浙商銀行獨家支持的《2018·徑山報告》(下稱《報告》)9月15日在杭州發布!秷蟾妗分黝}為“強化市場機制 構建現代金融體系”,分為一個綜合報告和六個分報告,提出了金融體系市場化改革的方向與主張。
今年恰逢《“十三五”現代金融體系規劃》發布,報告圍繞“改革”話題,直面中國四十年金融改革與發展的得與失,從金融體系建設理論、金融補短板、貨幣政策框架、資本市場改革等方面,提出構建現代、市場化、適應創新需求的金融體系的政策建議,將《徑山報告》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推向了新高度。
中國的金融體系迫切需要轉型
在9月15日的媒體發布會上,《徑山報告》項目牽頭人、CF40學術委員會主席、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代表課題組做報告發布。課題組認為,“當前中國金融體系有三個方面無法適應新階段經濟發展的需要。一是金融體系無法滿足實體經濟的新需求。二是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邊界不清楚。三是金融風險,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已經成了政府的‘三大攻堅戰’之一!
對此報告提出,如果過去中國經濟增長主要是由要素驅動,那么現在就需要轉向創新驅動。
會上,浙商銀行董事長沈仁康也認為,構建完備的現代金融體系已是中國金融的當務之急,亟需“補短板”。他說,“現代金融體系對中國未來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經濟與金融的關系要求中國盡快建立現代金融體系。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和資源配置的樞紐,現代金融體系是現代經濟體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具有重要的作用!
為了加快現代金融體系轉型,更好地發揮我國商業銀行導向的金融體系的后發優勢。《報告》提出,“現代金融體系”的“現代性”應主要反映“市場機制”的作用,包括三方面,一是提高資本市場在金融交易中的比重,即“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二是增強資源配置中市場機制的作用,即“讓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的作用”,而關鍵之一是實現市場化的資金定價,充分反映風險偏好和市場供求,形成各類期限的金融市場基準收益曲線;三是維護金融穩定,即“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中國的金融體系應該往哪個方向轉型?《報告》建議,可以考慮從以下七方面入手,構建現代、市場化、適應創新要求的金融體系:第一,真正實現讓市場機制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的作用。第二,進一步推進銀行的商業化改造。第三,圍繞信義義務發展功能健全的資本市場。第四,建立支持創新與產業升級的金融政策。第五,金融監管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第六,貨幣政策要從數量型向價格型框架轉變。第七,完善現代金融的法律體系。
現代金融體系應主要反映市場機制作用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將“現代金融”納入到產業體系的宏大系統中。今年5月,央行等九部委共同編制了《“十三五”現代金融體系規劃》,為未來一段時期我國金融體系的改革和發展指出了綱領性方向。
浙商銀行董事長沈仁康在發布會上致辭時說,“縱觀世界,主要發達國家都已建立起現代金融體系,中國也必須建立起符合自身發展特點的現代金融體系。而站在當前時點來看,中國金融體系的優勢和不足都是比較明顯的。一方面,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金融快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金融業的規模已經處在世界前列。但另一方面,中國金融資源的配置還不平衡,服務實體經濟還不充分,國際競爭力還很有限,金融抑制程度仍然較高!
如何補短板?“過去成功地支持了要素驅動型經濟增長的金融體系,今天迫切地需要向創新轉型!薄秷蟾妗窂娬{。例如,產業“服務業化”和制造業升級同時發生,企業對金融服務的需求也日益多樣化。
作為《徑山報告》獨家支持機構,同時也是現代金融體系的一份子,浙商銀行在自身經營中努力為構建現代金融體系添磚加瓦,創新產品滿足企業的多樣化金融服務需求。
據介紹,近年來,浙商銀行積極貫徹落實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創新推出池化融資、應收款鏈和易企銀三大平臺,為企業盤活應收款,加快資金周轉,幫助企業實現降杠桿、降成本,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問題。例如,池化融資平臺可為企業減少約20%的頭寸備付資金。積極助力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推出“融資、融物、融服務”智能制造系統性解決方案,截至今年上半年,智能制造領域融資余額達475.8億元;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普惠金融之路,同期國標小微貸款在各項貸款中的占比已超過四分之一。
《徑山報告》學術影響力走向世界
《徑山報告》項目由CF40于2017年初正式啟動,該項目邀請學術素養深厚、經驗豐富的專家承擔課題研究工作,旨在通過集中研究、辯論,積極推動學界、政界與業界對于金融改革和開放問題的思考,并提出相應政策建議。
《2018·徑山報告》課題組成員包括黃益平,CF40理事單位代表、浙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殷劍峰,CF40高級研究員張斌,CF40成員、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徐忠、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紀志宏、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孫國峰,以及CF40理事、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注:所有課題組成員均以個人身份參與研究。名單按報告章節排序)
《2017·徑山報告》課題組同樣大咖云集。主題為“積極、穩健地推進中國金融開放”,發布之時正值我國金融開放政策即將出臺這一關鍵節點,受到廣泛關注。美國財政部第一時間翻譯了該報告,IMF等國際組織也就報告內容進行了多種形式的交流探討。2018年1月,報告英文版在華盛頓正式發布。恰好印證了《徑山報告》項目以茶道發源地“徑山”命名的初衷——“品茶論道悟開放”,讓中國金融實踐走向世界。
作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非官方、非營利性金融專業智庫平臺,十年來,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始終站在研究中國金融改革問題的最前沿。積極推進國內與國際經濟學者、監管層等在重大經濟金融問題上的理解與合作,目前已與數家國際頂尖智庫形成了穩定且富有成果的交流機制。
浙商銀行近年來致力于學術研究和推廣,除了《徑山報告》,還聯合中國銀行業協會、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等權威機構發布了《中國上市銀行分析報告2018》《錢去哪了:大資管框架下的資金流向和機制》,覆蓋金融改革開放、財富管理等領域,學術影響力日益提高。
(天水在線編輯:呂婉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