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銀行“去杠桿 降成本”系列報道】
浙商銀行:服務外貿新業態 助力企業去杠桿
對外貿易是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手段,也是穩增長利器。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拓展對外貿易,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推進貿易強國建設。”
開放型經濟下,金融機構如何服務企業對外貿易、對外投資?近年來,浙商銀行持續創新“互聯網+”和“池化”融資業務模式,將“涌金出口池”與“涌金資產池”、“涌金票據池”打通,有效盤活企業出口應收賬款、出口退稅、各類應收票據等流動資產,便于企業統籌本外幣融資,在打破內外貿隔離的同時,滿足出口企業靈活融資需求。近日,出口池通過迭代更新,已升級至3.0版,形成了完整的出口企業流動性服務解決方案,進一步幫助外貿中小微企業去杠桿、降成本。
打通內外貿融資 降低企業杠桿率
外貿穩增長離不開金融助力。企業實際經營中通常有本外幣一體的融資需求,出口買方信貸、出口訂單融資等單一的傳統融資方式難以滿足內貿資金需求。
紹興柯橋鑫門紡織品有限公司(下稱“柯橋鑫門”)是一家典型的中小外向型生產企業,以生產銷售服裝面料為主,年出口規模1700萬美元。
公司在日常的國際結算過程中,收到的貨款90%都以出口應收賬款形式支付,賬期2-5個月不等。以往公司在銀行辦理出口貿易融資需要頻繁遞交紙質材料,而且只能貼現,無法辦理銀行承兌匯票、國內信用證等用于支付上游貨款。在這種情況下,浙商銀行為企業提供票據池和出口池打通的服務,公司把還有較長賬期的出口應收賬款質押入池,產生可融資額度,用來開出銀票或國內信用證,支付給國內供應商,解決了企業應收款占壓多、流動資產難以盤活的問題,大大減少不必要的貸款,降低企業杠桿率。
開辦業務的8個月以來,柯橋鑫門在我行出口池入池資產金額已達到3100余萬元,辦理各類融資2000余萬元。企業通過票據、信用證等減少銀行融資800多萬元,大大降低了杠桿率,并減少利息支出近30萬元。
像柯橋鑫門這樣有內外貿打通融資需求的企業還有很多。據統計,到2017年9月末,“涌金出口池”服務外貿企業1400多戶,入池應收賬款5.5萬余筆,入池金額60億美元,為客戶提供融資近4900筆,融資金額21億美元。企業使用票據、信用證、保函等表外業務合計12億美元,在有效降低企業杠桿率的同時,幫助企業節省利息支出1.5億元。
升級出口池3.0版 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
在國家鼓勵外貿發展及“互聯網+”行業應用不斷升級的背景下,近年來,以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為代表的新業態紛紛涌現,為中小微出口企業提供從報關、貨運、商檢到收匯、退稅和融資的“一站式”服務。
分析人士認為,融資難、融資貴,擔保難、擔保貴問題成為外貿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幫助中小企業代收付外匯款,能打消境外買家疑慮,有利于供應商接訂單,提高中小外貿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然而由于平臺輕資產運營的特性,其自有資金無法滿足眾多中小企業融資需求。
近日,浙商銀行圍繞中小外貿企業的融資需求,專門針對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和外貿公司,推出“涌金出口池”3.0版,為平臺及中小外貿企業提供“1+N”供應鏈融資及池化融資。
以全國出口百強企業江蘇跨境電商服務有限公司為例,公司旗下的“貿互達”平臺上有超過2000家中小微外貿企業,規模在行業中排名靠前。原先平臺難以獲得與運營現金流相匹配的銀行貸款,與浙商銀行合作以來,該公司在出口池收匯近3700筆,累計金額超5.5億美元,辦理出口池項下各類融資超5000萬美元。但如何進一步讓平臺上的中小微外貿企業也能緩解融資難題呢?
出口池3.0推出后,浙商銀行將按照在線供應鏈金融“1+N”模式對平臺及供應商進行統一授信,獲得平臺推薦和擔保后,資信優良的中小企業就可以在對應的池融資額度下根據需要直接辦理貸款或其他融資,且所有手續均在線上完成,不用跑銀行遞交紙質材料,很好地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此外,在浙商銀行最新開發的應收款鏈平臺上,外貿企業可以基于區塊鏈技術,將原先“沉睡”的出口應收賬款簽發、支付給上游,并向浙商銀行申請保兌,用于采購原材料。應收款到期后由浙商銀行給予兌付,減少中間環節融資,進一步幫助企業“去杠桿、降成本”。
服務外貿新業態 提高中小企業結算效率
據介紹,通過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的轉換作用,中小外貿企業也可以享受到跟大企業一樣的貿易便利化政策。然而,平臺普遍存在財務管理的困難,對成百上千家中小企業的收匯識別、清分劃款工作量很大,且容易出錯。
針對這一現狀,浙商銀行通過銀企平臺對接、數據交互的方式,提供虛擬子賬戶、收匯自動解付入賬、批量結匯、在線還款等功能,將原先需要大量人力的工作轉變為系統智能化批量處理,提高操作效率。
浙江中非國際經貿港服務有限公司是浙江省國貿集團旗下的一站式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平臺上有客戶900多家。過去公司同時服務這么多家企業,在收到國外匯入款后需要耗費大量人力來確認資金的收款方,財務人員花一個小時去對應一筆資金的發票號信息是家常便飯。
今年8月,公司在“涌金出口池”3.0系統上開通虛擬子賬戶功能后,給每一家供應商設置了唯一子賬號。平臺能精準、快速識別供應商的收匯資金,并進行結匯、劃轉、支付。企業財務負責人說:“用出口池收匯,貨款系統自動入賬,大幅提高了資金到賬速度,也可以結匯后將人民幣支付給供應商,提高他們的資金結算效率,減少資金備付需求。結算效率的提高,同樣能降低企業財務成本,實現管理增效。”
浙商銀行國際業務部負責人表示,外貿服務平臺新業態,在推動外貿出口整體向好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代表了外貿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浙商銀行將持續創新,進一步發揮“涌金出口池”在解決外貿出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效率低等方面的功效,降低出口企業杠桿率,支持實體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