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第108場銀行業例行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浙商銀行副行長徐仁艷以“浙商銀行探索新路徑 紓解企業融資和‘去杠桿 降成本’難題”為主題,介紹了該行另辟蹊徑,圍繞“降低融資成本、提升服務效率”兩大核心,建設池化融資平臺,盤活企業流動資產,幫助企業“去杠桿 降成本”的做法。一同參與本次發布還有浙商銀行公司部總經理顏懷彬、浙商銀行國際業務部總經理黃文玲等。
截至2017年3月末,浙商銀行為企業提供流動性服務,助力企業去杠桿、降成本而開發的票據池、出口池和資產池等池化融資平臺客戶數超過1.1萬戶,入池票據超55萬張,入池金額超5700億元、累計融資7000多億元。企業通過池化融資方式盤活沉淀資產,不僅減少了20%左右的傳統融資,還累計節省了5億元的利息支出。池化融資平臺設立兩年半,至今未發生任何重大風險事件或實質性損失。
浙商銀行盤活企業流動資產 探尋“去杠桿”最佳途徑
近年來,企業高杠桿問題引發關注,部分企業債務規模快速增長甚至出現違約,加重了防風險的壓力。為破解企業高杠桿問題,各方進行了有益探索。國務院印發的《關于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意見》也提出了“積極推進企業兼并重組”、“多措并舉盤活企業存量資產”和“多方式優化企業債務結構、降低企業財務負擔”等七大途徑。
浙商銀行副行長徐仁艷認為,“我國企業高杠桿、高負債問題由來已久,應收賬款、庫存兩項資金占壓較高是一個重要因素。”如何通過盤活企業的存量資產、幫助企業去杠桿是浙商銀行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具體而言,浙商銀行不是簡單為企業提供貸款,而是建設池化融資平臺,為企業提供流動性服務,有效盤活企業的流動資產,減少資金占壓,進而減少外部融資,降低融資成本。
在調查中發現,許多企業一方面有大量票據、應收賬款等資產“趴”在賬上,另一方面因缺乏經營性流動資金,不得不向銀行貸款和融資,增加了負債和杠桿。如何讓企業閑置資產“轉起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進而實現“去杠桿 降成本”?
浙商銀行通過建立涌金票據池、出口(應收賬款)池、資產池,有效解決了這個難題。具體做法是:為企業注冊一個資產池,根據企業需要開通相關功能,企業可以把暫時閑置、難以變現或變現成本高的各類流動資產,如應收票據、信用證、應收賬款、理財投資等,隨時放進“池”里,生成相應的可融資額度,若符合授信條件,銀行另再增加授信額度,企業可在總額度內隨時借款、開銀票、開信用證等,支持7*24小時在線操作,高效安全,資金實時到賬。銀行的計算機系統每天軋計企業融資額度使用情況,優先使用企業入池的資產質押額度,不足時再使用銀行授信敞口額度,按日計算利息,提高資金的時間價值,減少企業外部融資和利息支出。
徐仁艷介紹,池化融資平臺的最大好處是,企業可以按實際需要借款和使用授信額度,缺多少用多少,不浪費;同時通過在線操作,隨時使用或歸還借款、授信敞口額度,方便快捷,大大減少企業資金占壓和授信敞口使用的天數,既提高了業務效率,也實現了“去杠桿 降成本”。
浙商銀行提供流動性服務去杠桿 企業可降成本約20%
“去杠桿”不僅是宏觀政策的要求,對企業來說更是現實的壓力。企業的財務管理主要是流動性管理。“我們公司的貿易量很大,從下游制造企業收到的票據很多,大都是小銀行承兌、小票面和短余期的票據,使用很不方便。”許多企業一談到票據問題就十分頭痛,不僅驗票和管理票據非常繁瑣,而且大量閑置票據積壓在保險箱里,沒有發揮票據價值。
浙商銀行創新推出的涌金票據池,支持企業所有票據隨時入池質押融資,免費提供驗票、查詢、保管、托收等服務,不僅解決了企業財務人員的工作壓力,而且幫助企業盤活流動資產。據測算,通過浙商銀行提供的流動性服務,企業有效降低了約20%財務成本。
如浙商銀行服務的盾安集團是一家知名的民營企業,以前在銀行手工開票經常一次要開整整一本,甚至更多,不僅費時還費力。據盾安集團分管財務的副總裁喻波介紹,現在他們把暫時閑置以及難以變現的所有票據隨時放進“池”里,自動生成融資額度,需要時用來開銀票或提款,大大減少了日常備付資金,操作也很便捷。“不能小看備付金占壓和三四個點的資金成本,因為我們一年有十幾億元的流動資金量,累積下來的數字也相當可觀。”喻波說。
浙商銀行統籌資源去杠桿 助企業節省利息5億元
徐仁艷還介紹,在提供單個企業流動性服務的基礎上,浙商銀行還設計了“集團資產池”,幫助企業集團、供應鏈上下游客戶去杠桿、降成本。浙商銀行的“集團資產池”可以實現企業集團的資源統籌,解決成員單位之間的余缺調劑,減少對外融資總量,降低集團融資總額和成本;也可以為核心企業提供供應鏈上下游客戶在線金融服務,方便供應鏈上下游企業融資和降成本。
舉例來說,巨化集團有很多分、子公司,有些分、子公司資金或票據閑置,而有些分、子公司缺少現金流不得不向銀行貸款。與浙商銀行合作后,通過集團資產池,把集團內部的閑置資源調劑給需要的分、子公司使用,余缺調劑,減少外部融資,2016年巨化集團節約流動資金貸款約13億,節約利息約2000多萬,實現去杠桿、降成本。
北汽銷售公司則通過浙商銀行為其量身定制的“池融資+在線汽車金融”模式,將電子商業承兌匯票入池應用到汽車金融,為符合核心廠商準入條件的4S店融資,拓展經銷商網絡渠道,幫助分銷商降低融資成本。
截至今年3月末,浙商銀行池化融資平臺客戶數超過萬戶,入池票據55萬多張,入池金額超5700億元、出池融資7000多億元。據測算,幫助企業累計節省了5億元的利息支出。
減費讓利超億元 浙商銀行踐行普惠金融降成本
為了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和企業客戶,浙商銀行大力推行減費讓利,切實幫助企業降成本。據徐仁艷介紹,一方面,浙商銀行給企業“減負”,減免池化融資平臺相關的各類收費,如平臺服務費,票據托管、托收、查詢、驗票費等,兩年來累計減免客戶各項費用超過億元。另一方面,幫助企業“增收”,支持票據托收回款資金靠檔計息,給予客戶活期存款的便利和定期存款的收益,僅此一項就為企業累計產生效益近8億元。
在踐行普惠金融降成本方面,浙商銀行還通過“超短貸”、“至臻貸”等定制化融資產品,支持客戶“隨借隨還”,貸款最短可以用半天。據統計,截至2017年3月末,池化融資平臺下累計發放超短貸1800余億元,按節約客戶三分之二備付資金成本測算,企業節省利息支出5億多元。
除此之外,浙商銀行還將企業流動性服務的理念從內貿延伸至外貿,打破傳統貿易融資“一一對應”的局限性,通過涌金出口池盤活企業“閑置”的出口應收賬款,有效解決了部分企業退稅慢、資金占壓多的難題。
以全國最大的檸檬酸生產企業濰坊英軒為例,公司2016年出口量1.7億美元,其手上有大量閑置的銀行承兌匯票和出口應收賬款,但因票據過于零散,貼現利率高,流通受限。季末是公司使用資金的高峰期,原來只能向銀行貸款。而在應用了浙商銀行出口池提供的“美元融資+票據池+掉期業務”方案后,公司綜合成本較傳統本幣融資低50至60個BP,還規避了匯率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為防范操作風險,浙商銀行在設計涌金系列池化融資平臺時,就從客戶準入、交易真實性、操作風險管控等角度充分考慮各類風險防控,守住風控底線。平臺設立至今,未發生任何重大風險事件或實質性損失。合規方面,池化平臺推動融資業務標準化、電子化發展,促進池化融資平臺業務更加規范、透明。
徐仁艷表示,未來,浙商銀行將繼續緊隨國家戰略,以流動性服務為重點,圍繞企業需求,為企業客戶提供安全高效的流動性服務,進一步助推企業去杠桿、降成本。
“涌金票據池”——全方位票據大管家
位于杭州的盾安集團,是一家以精密制造與先進裝備、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現代農業等為核心產業的企業,目前已成為布局30多個省市自治區、年營收516億元的龍頭民營企業集團。
盾安集團每月定期要對常規上游供應商進行貨款支付,金額大小不一,有開立銀票和非融資性保函的需求。同時,企業又從下游經銷商手中收到大量的小銀行、財務公司的紙票及流通性差的電票,缺乏及時變現能力,且票據管理成本居高不下。“我們以前手工開票經常性的一次要開整整一本,甚至更多,每到這一天就看見銀行柜臺前一排全是我們的人。”盾安集團一直希望擺脫這種原始的票據管理方式,而這種愿望在遇到浙商銀行“涌金票據池”之后得到了圓滿的實現。
針對盾安集團在票據管理上的痛點,浙商銀行開發了票據貼心管家——“涌金票據池”,在幫助企業科學管理票據的同時,還能盤活閑置資源、改善流動性管理。其中,票據托管托收、統計查詢、質押融資和直通車等功能滿足了盾安集團大量的票據管理和融資方面的需求。其中“涌金票據池”不挑票、不挑客的特色,解決了“兩小一短”(小金額、小銀行、剩余期限短)票據入池問題,盤活了盾安集團大量“沉睡”的小票、短票資源,準確擊中了企業痛點。
作為票據結算“大戶”,盾安集團開具銀票數量大,企業要花費很大的人力物力去整理相關貿易背景發票,不符合當下電子化檔案管理的趨勢。為了幫助企業解決之一問題,“涌金票據池”提供了背景資料掃描上傳功能,及時優化了銀票貿易背景資料上交流程,解決了企業的難題,節省了企業財務人員的人工成本。
目前,盾安集團通過票據池項下“大票換小票”功能,成功化解了企業收付票據金額、期限明顯錯配問題;通過池項下“超短貸”功能,解決了短期資金頭寸調動需求,可為企業節約三分之二的備付金成本;并通過開立信用證、開立投標保函、履約保函和預付款保函的功能,滿足了多次招投標需求以及其他各種融資需求。
作為貼心管家,涌金票據池大大提升了盾安票據結算與使用的效率。“以前都要紙質傳遞、當面核票,現在我們只要在網上發一下就可以了,這樣母子公司在頭寸管理上就方便了許多。”企業財務負責人表示,“系統會幫我們查驗票據的真偽、到期之前自動提示托收,這些原本都是企業的手工行為。”
截止2017年3月末,盾安集團下屬各公司累計入池票據超1600張,票面金額45.78億元,池項下融資累計發生額54.37億元,融資余額近13.72億元,開具銀票131筆、非融資性保函12筆。
統籌集團企業資源的有力助手
巨化集團公司位于浙江衢州,以氟化工、氯堿化工、石油化工、環保治理、物流貿易為主要銷售架構,是當地公認的龍頭企業。公司下設41個全資子公司、5個控股子公司,其中巨化股份、菲達環保為A股上市公司。
集團每年的進出票據量非常大,但在處理這些票據上,巨化卻面臨著不少的煩惱:集團與上下游企業之間的資金交付大多使用票據,收付的票據因票面金額、期限上的不匹配而往往無法直接背書支付,重新開票就帶來一定的資金占用成本;除此之外,異地分、子公司的票據等沉淀資源因為地理原因,一直游離在集團集中管理之外,基本上處于各自為陣的局面,使得集團無法對票據、應收賬款等進行統籌管理。
浙商銀行緊盯巨化集團在統籌管理集團票據面臨的痛點,創新研發出集團額度調劑、額度轉移計價及回款資金歸集等集團票據池管理功能。依托浙商銀行池化融資平臺,巨化集團的分公司、子公司可作為成員單位加入集團池,在浙商銀行當地的分支機構實現票據入池質押,集團母公司作為主辦單位對集團池融資額度在額度富余成員單位與額度緊缺單位之間進行額度調劑,并對轉移的額度計價以調節集團內企業的利益,池內質押票據到期后的托收回款通過資金歸集功能直接上收至母公司。借助浙商銀行池化融資平臺的上述功能,巨化終于實現了一直想做到的本異地子公司的票據集團化管理,加強了集團資金的集中統籌管理,提升資金使用效率,節約了集團整體的資金成本。
浙商銀行池化融資平臺為巨化集團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截至2017年3月末,巨化集團累計入池票據超1500張、金額19.86億元,池項下累計發生融資額16.22億元。在使用浙商銀行池化融資平臺后,集團各成員加大承兌匯票的使用量,有效盤活企業沉淀資源,集團累計節約流動資金約13億、節約財務成本2000余萬元,真正實現了“去杠桿、降成本”,激活了企業發展新動能。
流動性服務銀行助力企業靈活管理資金
位于浙江湖州的超威集團,一直致力于動力和儲能電池的研發生產,是擁有 18家子分公司、2萬多名員工的動力電池行業龍頭企業,主要產品鉛酸蓄電池年產量達到1.7億萬只,并于2010年在港交所成功上市。
超威集團的年票據結算量占銷售收入的20%左右,目前年均票據收付量已經達到60-70億元。大量票據自然需要有條不紊的管理,但在票據管理上,超威集團卻遇到了棘手的難題。超威的下游客戶以電動車廠商為主,經常收到下游客戶支付的十幾萬到幾十萬元不等的小面額票據,手持大小不一的票據,超威一般選擇質押開票盤活,但遇上銀行不接受質押的票據,只能放在保險箱里。“如果是規模小的城商行或者農信社承兌的票據,其他銀行一般都不肯收,做質押比較困難。”除此之外,超威對紙質票據寄丟的風險也頗為苦惱,卻難以找到解決辦法。
這一切,在使用浙商銀行的“涌金票據池”后,發生了改變。“涌金票據池”不挑票、不挑客的產品定位,為超威集團解決了“兩小一短”(小金額、小銀行、剩余期限短)票據入池質押的問題;紙票與電票互換的“票換票”,不僅讓企業在票據支付上順暢了許多,也減少了紙票直接背書轉讓中容易出現的風險。此外,整體電子化平臺、線上化操作的差異化架構,使得企業出票流程便捷、效率高,大大減輕了票據管理壓力。
浙商銀行“涌金票據池”的這些亮點切切實實折服了超威,從2016年9月開始超威的票據便源源不斷地進入涌金票據池,截止2017年3月末,入池票據超500張、入池金額達5.66億元,累計發生池融資金額6.1億元,直接節約財務成本超700萬元。
在嘗到“涌金票據池”的甜頭之后,超威集團開始嘗試浙商銀行其他的流動性服務產品,“至臻貸”讓超威眼前一亮。對于生產鉛酸蓄電池的超威來說,從上游原材料供應商買入最多的就是鉛材料,占總材料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受國際與國內環境因素的雙重影響,鉛材料價格波動幅度較大;除原材料價格波動外,超威自身銷售淡旺季也十分明顯,銷售淡季備貨需要大量資金支持,而銷售旺季大量資金回籠,又無法隨時歸還貸款。這個時候,資金配置的合理性就十分關鍵。
浙商銀行創新推出的流動性服務產品——“至臻貸”具有“在線辦理、自主定制、定價靈活、額度循環”的特性,超威應用“至臻貸”隨借隨還的產品優勢踩著價格最低點購進了一批鉛材料,嘗到了甜頭。對于至臻貸這一新產品,超威集團顯得十分期待,“我們可以根據需求選擇不同的貸款方式,也可以提前還款,按實際用款時間支付利息,更貼合企業實際的融資需求,還可以減少利息支出。”截止2017年3月末,超威運用“至臻貸”申請了3筆貸款,金額1.95億元。
靈活運用了浙商銀行“涌金票據池”和“至臻貸”這兩大企業流動性服務產品之后,在盤活企業資產、加速企業資產流動、靈活使用銀行授信額度、減少備付資金占用上,相信超威將得到更多的實惠。
“涌金出口池”——出口應收賬款貼心管家
濰坊英軒實業有限公司是山東英軒集團的核心成員企業,成立于2001年,是國內主要檸檬酸生產廠商之一,主營檸檬酸系列產品及酒精系列產品。公司產品除內銷外,還出口100多個國家及地區,年出口規模1.7億美元。
公司生產原材料基本以國內采購為主,對上游企業結算方式大多采用銀行承兌匯票、國內信用證等。銷售方面,公司內銷基本采取銀行承兌匯票結算,出口則一般給予國外買家3個月期限以內的賒銷賬期。
按照傳統融資模式,公司以出口應收賬款在銀行辦理押匯、貼現、出口商業發票融資等短期融資,拿到外幣后結匯使用,無法直接按照采購需求辦理銀行承兌匯票、國內信用證;同時,由于貿易賬期短,每筆融資期限也短,公司每隔一兩個星期就需要歸集一批出口單據,跑銀行辦理融資手續,每次還要準備大量紙質申請材料,財務管理壓力很大。企業非常希望銀行能夠提供一種本外幣、內外貿各種融資產品打通使用的創新服務。
針對傳統出口貿易融資業務存在的上述“一一對應”局限,浙商銀行響應國家對外貿穩增長的要求,在分析出口企業需求的基礎上,創新“互聯網+”應用和“池化”融資業務模式,打造出口企業流動性服務創新產品——涌金出口池。企業將出口應收賬款、出口退稅等資產持續滾動入池,我行配套池融資授信敞口額度,提供“貼心管家”式流動性服務,企業可以隨時隨需通過網上銀行辦理融資,且融資品種不限,融資期限也可與應收賬款期限錯配,大大簡化了企業財務管理。公司財務部門負責人說:“自從與浙商銀行合作出口池業務以來,應收賬款入池、融資、還款等都能在網上銀行辦理,應收賬款與融資可以多對一,并且融資方式非常多樣,除了辦理美元融資,還可以直接換開信用證、銀行承兌匯票,融資期限也相當靈活,可長可短,確實非常方便。”
同時,“涌金出口池”是我行池化融資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與我行“涌金資產池”、“涌金票據池”打通使用。企業除出口應收賬款外,大量票面金額小,出票行分散的銀行承兌匯票也可入池,額度打通使用,有效盤活了企業“閑置”資產。
在解決企業流動性管理難題后,浙商銀行還進一步通過產品組合,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如利用外幣融資相對人民幣融資利率較低的優勢,配套掉期產品,在鎖定匯率風險的前提下,幫助企業使用到一筆低成本人民幣資金(利率低于傳統人民幣流動資金貸款),使企業享受到了服務創新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銀企雙方合作關系也進一步緊密。截至目前,企業在浙商銀行入池出口應收賬款5200萬美元,入池銀行承兌匯票2.2億元,提用出口應收賬款融資3200萬美元,辦理國內信用證2000余萬元。
浙商銀行簡介
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十二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也是唯一一家總部設立在浙江省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以全資產經營戰略為導向,業務快速增長、運營穩健高效、資產質量優良。浙商銀行憑借靈活的市場化機制、戰略性的地理布局和高效的運營管理能力,自2004年改制以來已發展成為一家基礎扎實、效益優良、成長迅速、風控完善的優質商業銀行。截至2016年12月31日,浙商銀行已在全國14個省(直轄市)設立了170家營業分支機構,包括42家分行、1家分行級專營機構及127家支行。在2016年《銀行家》公布的“全球銀行業1000強”榜單中,浙商銀行按一級資本位列第158位,按總資產位列第117位。于2016年獲中誠信國際給予AAA主體信用評級,為中誠信國際授予中國金融機構評級中最高等級。
截至2016年末,浙商銀行總資產達13,548.55億元,較年初增長31.33%;2016年度凈利潤破百億達到101.53億元,較上年增長44.00%,效益再創新高。
資產質量方面,全面風險管理為穩健經營保駕護航,2016年末不良貸款率1.33%,低于全國商業銀行平均不良率。資本充足率11.79%,較年初增加0.75個百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