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長城電工天水長城開關廠有限公司負責實施的“中壓空氣絕緣開關設備制造數字化車間”新模式應用項目順利通過工信部驗收,標志著長開廠公司在輸配電設備智能制造成套數字化車間、倉儲系統的智能化和斷路器視覺檢測的智能化于一體等方面已步入了一個新階段。同時,意味著甘肅首個智能制造新模式應用項目通過了國家驗收。
據了解,制造業新模式應用項目是國家工信部落實《中國制造2025》,推動制造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發展智能制造的重要抓手和有效措施。代表了當前國內智能制造發展的最新趨勢和智能化應用領域的最高水平。
此次通過驗收的“中壓空氣絕緣開關設備制造數字化車間”新模式應用項目是利用長城電工天水長城開關廠有限公司現有的CAD、PLM等系統,使產品信息貫穿于設計、制造、質量、物流等環節,實現了產品的生命周期管理。該項目建成后,將實現12~24kV及40.5kV開關元件與成套設備由原材料、基礎零件到成套產品的自動化、規模化生產。具備年產60000只灌封極柱、20000臺中壓開關元件、15000面中壓開關成套設備的能力。
長城電工天水長城開關廠有限公司運營總監楊友明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中壓空氣絕緣開關設備制造數字化車間新模式應用項目,歷時4年多,與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聯合攻關,建成了3條空氣絕緣開關元件裝配檢測分系統、3條空氣絕緣開關設備裝配檢測分系統、開關設備箱殼制造分系統、開關設備母線制造分系統、開關設備二次線束制造分系統、開關元件主回路制造分系統、自動化倉儲及物流分系統等11個生產制造分系統。通過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系統(ERP)、產品數據管理系統(PDM)、倉儲管理系統(WMS)以及制造執行系統(MES)等,采用檢驗工序化、加工設備數控化、關鍵設備智能化、倉儲物流自動化、車間管理信息化等相關技術縱向和橫向的集成,實現了銷售業務一體化、制造模型分線化、計劃分層化、設備管理信息化、物料項目化、成本控制明晰化、主數據集中化、制造流程模型化、檢驗數據實時化。
甘肅省工信委副主任王海峰在參加該項目驗收時表示,“中壓空氣絕緣開關設備制造數字化車間”新模式應用項目是在甘肅第一個獲批的應用試點項目,是全省裝備行業層次較高、帶動較強、示范效果較好,符合產業發展方向和國家產業政策的好項目,也是全省首個通過國家工信部新模式應用智能制造驗收的項目。這將對甘肅裝備制造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智能化發展起到引領和促進作用;對全省電工電器行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乃至推動全省制造業整體智能化升級發揮重要作用。同時,也為甘肅工業朝著工業4.0方向邁進和實現《中國制造2025甘肅行動綱要》既定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悉,該項目驗收過程中,來自中國工程院、西電電氣研究院、蘭州交通大學等單位的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建立了產品模型、制造模型、管理模型、質量模型,優化配置了互聯互通的PLM系統、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系統(ERP)和車間制造執行系統(MES),實現了基于模型的產品設計數字化、企業管理信息化和制造執行敏捷化,形成企業統一的數據平臺,超額完成項目考核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