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電器科學研究院:
念好四字訣 聚才興大業
對于一個地處西部內陸、欠發達地區的甘肅電器科學研究院來說,能夠匯聚人才、攏住人才、留住人才是件非常困難的事。而這被許多人認為不可能完成的高地,卻在電科院領導班子和全體員工的手中變成了現實。
甘肅電器科學研究院是2007年獲批籌建的,其前身為天水長城電器試驗研究所,是我國高低壓電器產品的權威研究和檢測專業機構,為西北地區電工電器產業技術創新和結構調整提供公共技術平臺。五年來,電科院資產從2007年的1221萬元迅速增值到2011年的23715萬元,營業收入翻了近5番。巨大的變化與電科院念好“育、引、用、勵”四字口訣,創造性地探索人才與技術相互支撐的產學研合作機制是分不開的。
念好“育”字訣,搭建多種平臺分層培育人才
多年來,電科院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三管”齊下,搭建多種平臺分層培育人才上。省國資委三次調整配強電科院領導班子,班子成員個個各有所長,都有干成一番事業的決心和信心,多次獲得多項省、市級榮譽。特別是電科院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不惜投入資金,購置目前最先進的專業軟件和資料供年輕人才學習、使用,從而激發了各類人才愛崗敬業的熱情,達到了事業留人的目的。同時,電科院不斷優化工作環境,注重提升各類人才工資水平,建立了滾動晉升工資機制。黨、政、團組織重視與人才的感情交流,了解他們的心聲,解決實際困難和后顧之憂,這些工作充分增強了人才隊伍的凝聚力。
念好“引”字訣,構筑事業平臺吸引急需緊缺人才
電科院本著“不為所有、但為所用”的原則,創造性地提出了“人才+項目”柔性引智的人才工作思路,定期分析行業人才資源狀況,完善引進高層次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管理辦法。鼓勵優秀人才通過咨詢、學術交流、擔任顧問等方式長期工作或短期服務或以自己的專利、技術、課題、資金等形式與企業進行合作。堅持研究性人才和實用性人才的優勢互補,并采取“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辦法,多次組織各類人才到北京、上海及其他科研院所參觀學習,還支持各類人才參加自學。今年,電科院與蘭州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攜手合作,達成了選派優秀年輕人才到高等學府培養的合作計劃。通過這些平臺,電科院在與國內知名大學合作的短短幾年中結出了豐碩的成果,還吸引了國內多所著名大學的優秀人才來企業發展。
念好“用”字訣,變“伯樂相馬”為“賽場選馬”
近年來,電科院不斷探索和完善干部競爭上崗的方式和內容,努力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當其所”的目標,電科院變“伯樂相馬”為“賽場選馬”,先后在中層干部、一般干部和全體職工中推行競聘上崗,使受聘者有了危機感、緊迫感,徹底打破了“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現狀,為有能力、想干事的人才提供了施展才華、大顯身手的舞臺。通過引入競爭機制,一批年輕優秀人才已成為企業的骨干和主力軍。在中長期人才培養規劃上,電科院設立了人才發展專項資金,鼓勵、支持員工繼續深造,并對重點崗位的人員進行分類、分專業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使企業與員工的發展同步進行。
念好“勵”字訣,營造良好氛圍事業留住人心
項目吸引,事業留人。為滿足人才在政治方面的需求,電科院打破傳統的用人機制,大膽制定了“優先入黨、優先選送培訓、優先進入學科梯隊”的用人政策。設立各種人才發展專項資金,用于人才引進、培養、教育培訓和對高層次人才的專項支持,目前已累計投入200余萬元。鼓勵在職人才進行繼續教育和自我學習提高,并對學雜費等費用給予報銷。對引進的大學生,電科院給予安家費等經濟福利待遇,并給他們免費提供單位租用的房子,配備生活用品。同時為部分業務骨干和高層次技術人才及新分配來大學生爭取到了經濟適用房,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
“下一步。我們將牢固樹立以人為本、人才強院這一理念,在繼續鞏固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成績的基礎上,面對新課題、不斷地調整人才策略,無論在政策上、資金上、發展的趨勢上,對于人才‘走出去、請進來’,可持續的發展和培養,我們將完善并制定相關的、持久的戰略性的政策,為電科院持久發展培養高科技集群人才。”甘肅電器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高級工程師李平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