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辛苦不尋常
——記天水天慶電氣自動化有限公司總經理董鳳霞
董鳳霞創(chuàng)辦天水天慶電氣自動化有限公司以來,已有整整三年的時間。三年來,這個只有十幾個人的企業(yè),僅去年給國家上繳稅金達十幾萬元,平均每人上繳稅金一萬多元,創(chuàng)造了一個不小的奇跡。
三年前,董鳳霞原來的工廠破產。在此之前,董鳳霞的道路順風順水,30歲出頭便擔任廠自動化研究所所長。工廠破產后,沒有埋怨,更沒有等待,原自動化研究所的十幾名員工都想到了創(chuàng)業(yè),以讓大家的辛辛苦苦學來的技術不至于荒廢。盡管董鳳霞對創(chuàng)辦公司將會遇到的困難做了種種設想,但創(chuàng)辦的難度還是超乎想象。啟動資金的籌集、相關手續(xù)的辦理等,都讓董鳳霞感受到白手起家的艱辛。在創(chuàng)辦企業(yè)的過程中,董鳳霞并不孤單,親戚朋友都給了她莫大的支持。當她在籌集啟動資金遇到困難時,原來的部下甚至都拿出了賣斷工齡的錢。
2005年7月,天水天慶電氣自動化有限公司成立。然而,公司的成立,意味著更大的挑戰(zhàn)剛剛開始。作為一家新成立的公司,沒有任何知名度,給人家介紹產品要費好大勁,而介紹公司要費更大的勁。公司成立的第一年冬天,參與了河西一家網上招標單位的競標。臘月的一天下午,對方打電話讓第二天按時參加單位的一個會議。董鳳霞立即帶了幾個人,坐車往一千多里外的河西趕。到達烏稍嶺時,正是凌晨三點多,大雪封山,路上特別難走,遠處不時傳來狼一樣的叫聲,令人毛骨悚然。董鳳霞和幾個員工不約而同地唱起歌來,互相壯膽,互相鼓勵。第二天一早,當董鳳霞出現在客戶面前時,對方簡直無法相信。正是憑著這種精神,加上產品過硬的質量,讓公司在競標的全國8家公司中脫穎而出,拿到了一個不錯的訂單。后來,在會寧大溝工程中,董鳳霞的雷厲風行給對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天慶公司的產品同樣令對方刮目相看,產品不僅用于工程中,而且對方甚至向同行推薦天慶公司的產品。
三年來,天慶公司憑著“誠信、求實、創(chuàng)新”的宗旨,銳意進取,產品在全省14個市州打開了銷路,并不斷向周邊輻射。公司在不斷發(fā)展的同時,不忘回報社會。今年10月,董鳳霞帶人將價值10多萬元的公司產品免費送到兩當縣楊店鄉(xiāng),把公司全體員工的深情厚誼帶給遭受地震災害的群眾。(本報記者 成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