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花開紅艷艷
——天水友誼賓館發展紀實
![](http://pic.gansudaily.com.cn/0/10/08/23/10082379_961986.jpg)
天水友誼賓館,地處秦州區光明巷中段,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賓館。賓館總經理田芳上任后,一步一個腳印,不斷開拓創新,短短三年時間就使賓館面貌煥然一新,一躍成為“二星級”賓館,在同行業中樹立起了良好的形象,成為我市二星級賓館飯店的一面旗幟,客人的滿意度和回頭率不斷上升。百聞不如一見,記者近日走進友誼賓館,對其經營之道進行了專題采訪。
走進寬敞明亮、干凈整潔的接待大廳,給人的感覺猶如春風撲面,暖融融的。總臺服務員彬彬有禮,面帶微笑,熱情地接待著入住的客人。大廳的皮沙發上坐著幾位客人,他們談笑風生,就象在自己家里一樣,真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記者乘電梯來到總經理田芳的辦公室,一睹這位女企業家的風采,并對她的經營管理之道進行了采訪。田芳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干練而不乏沉穩,一個典型的女強人的形象,提起她的創業發展之路,田芳侃侃而談……
臨危受命 勇挑重擔
說到接管友誼賓館,田芳認為那純屬偶然。2002年7月的一天,她和朋友們一起在酒店吃飯時,一位朋友讓她幫忙管理賓館,使她感到很意外。因為以前她雖然經營過酒樓,但對賓館管理還是“門外漢”,再說友誼賓館門朝哪邊開她都不知道,更不用說了解賓館的情況了。在朋友的極力勸說和催促下,她抱著試試看的心理來到了賓館。去了才知道,因為賓館的租賃經營者與賓館所有者之間發生了糾紛,被收回了經營權。當時的友誼賓館人心渙散,衛生“臟、亂、差”,可以說是一個爛攤子。面對這種局面,她猶豫了。但看到員工一雙雙期盼的眼睛,她最后還是一咬牙,毅然挑起了這副重擔,走馬上任,當起了“掌柜的”。
上任后她才知道,她所面臨的困難超乎想象地復雜。賓館原來的所有資料都被銷毀了,就連員工花名冊也蕩然無存。中層管理人員不但不聽從管理,還有意從中作梗,部分員工有很大的抵觸情緒,許多員工都提出了辭職不干了。甚至還有個別員工鼓動客人惡意投訴,說手表丟了,手機不見了等等。總臺接待隨意操作,每天30間客房的營業收入僅有五、六百元,兩千余元營業額不知去向。鍋爐房幾天時間就消耗了好幾噸煤,原材料采購也虛報支出,從中做手腳,總之是問題不少,困難重重。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田芳迎難而上,憑著自己干事踏實,從不服輸,敢創敢干,敢于拼搏的精神,她白天和員工一個一個地促膝談心,做思想工作,穩定員工隊伍。晚上起草管理制度,學習賓館管理知識,經過三個月苦口婆心的勸說和努力,她與員工的心貼近了,員工們放下了思想包袱,并與賓館簽訂了一年的勞動合同。
內強素質 外樹形象
田芳上任后,先后制定了“友誼賓館員工守則”、“獎罰制度”、“考勤制度”、“總臺接待程序”、“客房清潔服務要求”等十六個規章制度。員工隊伍穩定了,管理制度健全了。田芳堅持以人為本,進行人性化管理,讓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但員工服務水平不高,業務素質偏低制約著賓館的進一步發展,針對這種情況,賓館每年一次外請旅游部門的行家里手,對員工從形體、語言、文化、服務技能等方面進行全面培訓,使員工站有站像,走有走樣,文明用語不離口。并進行了考試考核,堅持管理培訓經常化,半年一次內部培訓,每月一次安全、消防檢查與培訓,每季度一次技能競賽與評比,對員工進行面對面的服務培訓與考試。促進員工提高業務水平的積極性,為提高賓館的服務質量打好堅實的基礎。
賓館堅持每周一為周例會,總結上周工件,安排下周工作,查缺補漏,取長補短。并且嚴把衛生質量關,除了每天早、中、晚由班、組長和部門經理進行檢查外,總經理每月親自組織有關人員對衛生進行兩次全面大檢查,并提出整改意見和要求。
為了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友誼賓館還建立了客戶檔案,進行跟蹤服務。在客戶服務指南里,配有客戶意見表,每天匯總客人意見,及時進行整改。每年年底,賓館都邀請客戶代表,各地合作單位和旅行社,用茶話會的形式與客戶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請他們提出意見和建議,作為賓館改進工作的依據。
外地旅游團隊是友誼賓館的主要客源之一。為了方便團隊,賓館制定了三個“確保”:一是確保外地旅游團隊到天水后交通方便,賓館在團隊到達天水前負責聯系車輛接送,專人陪同;二是確保外地旅游團隊來天水旅游的滿意度,友誼賓館在團隊到達前與景區景點聯系,了解相關事宜,如游客需要當地導游或買火車票時,賓館便及時與當地旅行社、火車站聯系,盡量滿足游客的需求;三是確保外地團隊對賓館服務的滿意度,使外地游客有賓至如歸的感覺,保證接待一次,滿意一次。目前友誼賓館的回頭客不斷增多,有不少賓客慕名而來。
友誼賓館以其優質的服務贏得了賓客的稱贊,密切了與合作單位之間的關系,拉近了心與心之間的距離,在行業內樹立了良好的聲譽和對外形象,提高了知名度,客房入住率達到了75%,今年前10個月接待客人三萬多人次。
明確目標 不斷發展
田芳上任后,給友誼賓館確定了發展目標,一年一大步,更上一層樓。2002年,她投資100多萬元,對賓館的硬件設施進行了更新改造。首先對經常出問題的電梯進行了徹底大修,并與維修單位簽訂定期維修、保養協議,確保電梯安全正常運行。其次更新地毯,粉刷墻面,更換窗簾和床罩,加鋪棉褥,加設花崗巖窗臺,增添了空調等,使各種設施更趨完善。再次,實行免費早餐,免費停車,洗車等多項方便賓客的措施,使賓館不僅面貌煥然一新,而且生意蒸蒸日上。2003年友誼賓館被市旅游局確定為“旅游定點接待單位”,2004年被市工商局授予“重合同,守信用”單位。
面對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友誼賓館沒有卻步,于2004年決定爭創二星級賓館,她們又一次投資近百萬元,擴建、改造部分高檔客房和中型會議室。經過五個多月的裝修改造,新增高級套房、中型會議室、健身房、美容美發室、浴室等數十間。并且對原有客房內的地燈、梳妝鏡、梳妝臺,衛生間的洗漱洗浴消耗品,均按二星級的標準進行了更換。餐飲停車服務也盡量讓客人滿意。同時進一步加強了對員工服務技能的培訓,提高員工的服務水平。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拼搏和不斷進取,2005年4月,市、區旅游部門對友誼賓館進行了二星級的檢查驗收。經過綜合考評,硬件和軟件設施均達到了二星級賓館的有關標準,終于實現了二星級賓館的爭創目標。
回報社會 奉獻愛心
友誼賓館在茁壯成長的同時,沒有忘記回報社會,獻上“友誼”人的一片愛心。2005年12月20日,對于友誼賓館的每一位員工來說,是一個難忘的日子。那天,他們冒著嚴寒,帶著自編自演的文藝節目,來到海拔1600多米的麥積區麥積鎮馮王村小學操場上,為村民們獻上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精彩慰問演出,幾千村民頂著嚴寒觀看了演出。在演出現場,友誼賓館為馮王村修建衛生所捐款一萬元,員工自發捐助學習用品及衣物3000余元。在友誼賓館的帶動下,麥積區相關部門、單位、鄉鎮及個人現場又為馮王村自發捐款8000多元。演出結束后,田芳又走訪了馮王村貧困戶,噓寒問暖,為他們送去了過冬棉被、衣物及現金,幫助貧困戶度過了難關,讓村民十分感激。12月29日,該村黨支部、村委會派人送來了一面書寫著“難得友誼情,幫扶馮王村”的錦旗和一塊上寫“藝援貧困獻愛心,共筑和諧奠基石”的牌匾,表達了全體村民的感激之情。
今年8月,田芳從《天水晚報》上看到了一個小孩被燙傷,正在醫院救治,因其家庭困難,呼喚社會援助的報道之后,她立即委派客房部經理帶著營養品和1000元現金,送到了醫院病房,獻上了“友誼”人的又一份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