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認定第一批430家“中華老字號”企業我省僅五家企業入選
“意姆登”“馬子祿”等意外落榜
蘭州晨報訊(記者崔雪茜)11月16日,商務部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認定第一批430家“中華老字號”企業名單,其中,我省的“景揚樓”、“佛慈”、“天生園”、“飛天雕漆”和“紅川酒業”5家“老字號”企業榜上有名,而“意姆登”、“蘭州飯店”、“灰豆王”、“馬子祿”等老百姓耳熟能詳的老字號卻未能上榜。
令人不解的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幾家經營較好的知名老字號企業為什么沒有上榜?為此,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老字號企業認定條件中,第一條就是要擁有商標所有權,而我省的許多申報企業卻沒有自己的注冊商標。此外,所報資料不全也是沒有被認定的原因之一。我省第一批“中華老字號”認定企業老字號萎縮原因多多
上世紀90年代初原內貿部曾授予我省的“中華老字號”企業有280多家,歷史上它們都曾譜寫過輝煌的篇章,然而在城市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和市場經濟的大潮中,這些百年老店遭遇到了種種困難,并逐漸處于萎縮趨勢,有的百年名店甚至早已消失。
我省老字號的逐漸衰退,究其原因,各界人士有不同的看法和見解,有人認為是老字號營銷方式單調,還延續著幾十年不變的經營模式,導致一些新興企業快速跟進;有人認為是廣告宣傳的落后使然,本地人熟知的老字號,許多外地游客根本不知曉;有人認為一些老字號餐飲企業的環境差強人意,甚至連一個像樣的鋪面都沒有,加之制作工藝跟不上時代的變化,口味跟不上大眾的消費要求,使這張老名片不可避免地“自然消亡”。
蘭州商學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經濟專家認為,老字號企業除了其自身在發展上存在的問題等內部原因外,許多老字號在企業舊城改造異地搬遷過程中“消亡”以及政府部門沒有老字號產業的規劃思路和政策扶持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為此,專家建議政府相關部門應積極支持老字號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從拯救傳統歷史文化出發,對百年老字號重新梳理逐個登記造冊,對有條件恢復的老店進行恢復,并切實做好申請專利和注冊等工作。如有可能,還可統一規劃建設老字號一條街,努力形成和擴大老字號的品牌和規模效應。
政府部門爭取國家扶持
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振興老字號”工程是商務部的一項系統工程,今年認定了我省5家老字號企業,這只是第一批,這就意味著今后其他申報企業還有被認定的機會。至于我省老字號企業逐漸減少與我省尚屬經濟欠發達地區也有一定關系,況且過去我省評定的280多家“中華老字號”,有些企業從最基本的年限或性質上根本不屬于“老字號”的范疇。
下一步,我省將結合商務部振興老字號工作的總體部署,進一步支持“中華老字號”的發展,積極爭取商務部的扶持政策,研究制定符合我省實際情況的政策措施,用以指導企業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加快創新發展,創造更多的社會、經濟和文化價值。并將按照《“中華老字號”認定規范(試行)》的相關標準,組織我省老字號企業參加今后的申報工作。
落選企業準備再申報
此次老字號申報我省共向商務部推薦21家企業,未被認定的16家企業又是如何看待此次落選的?記者電話采訪了“蘭州飯店”、“人民飯店”、“意姆登”三家具有50年歷史的老店的相關負責人,除“意姆登”正計劃向政府爭取扶持資金在擴大經營規模上努力外,其他企業均表示正在積極準備相關補充資料和手續再次進行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