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日報記者先朝陽 通訊員王瑾
李銀星是一位有20多年果園栽植經驗的老果農,67歲的他觀念新,不僅玩起了微信,還通過微信朋友圈,把自己的蘋果賣出了好價錢。
李銀星是鎮原縣平泉鎮秦鋪村人。以前日子過得很一般,家里的8畝蘋果園是主要的收入來源。由于種植方法傳統,加之果樹老化,效益一年比一年差,這讓他很煩惱。正當他猶豫著果園是否需要繼續經營的時候,鎮原縣南三鎮農業科技推廣協會會長劉圭章給他帶來了新希望。每到果園管理期,劉圭章都會來到村里,向果農免費宣傳農業科技知識,發放信息簡報,推廣最新的種植信息和技術,還為他們測土配方,提供施肥技術指導,農閑的時候還帶果農去陜西楊凌等地參觀學習。李銀星也因此重拾起了經營果園的信心。
經過協會的指導培訓,李銀星的經營方法和理念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他成了鎮原縣南三鎮農業科技推廣協會的第一批會員,還有了自己的一套“種植經”,成了果園經營的行家里手。可是,2016年,由于蘋果市場行情低迷,加之冰雹災害影響,蘋果滯銷成為果農面臨的最大困難,李銀星家的8畝果園也不例外,部分果子囤在家里,銷不出去。“你家蘋果品質好,為什么不在微信朋友圈里試一試?”正當李銀星一籌莫展時,劉圭章的一句話讓他茅塞頓開。
于是,李銀星向別人討教微信操作辦法,并將帶有“平安”“福”“壽”等字樣的蘋果拍成照片發到微信朋友圈里,并向以前打問過蘋果的客商免費郵寄了幾箱,沒過多久就有了好消息,浙江、福建等地客商下了單,在他微信朋友圈里留言的人越來越多了,預購電話和信息也有不少。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李銀星通過微信推送,賣完了庫存的近萬斤蘋果,收入2萬多元。
李銀星高興地說:“在我看來,微信朋友圈、網購都是年輕人的生活,沒想到我還趕上了時髦,現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果農和買主很多,以后賣蘋果就靠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