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當凌絕頂
——長慶油田加速實現5000萬噸油氣當量目標紀實
2008年,長慶油田公司年產油氣當量歷史性地突破2500萬噸,油氣年凈增長量接近500萬噸,相當于新建了一個中型油田。
2008年7月,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在延安召開領導干部會議。會上明確提出:到2015年,長慶油田年產油氣當量實現5000萬噸,并把這一目標納入了中石油發展規劃。正是在這次會議上,中國石油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蔣潔敏指出:“長慶油田是中國石油新時期艱苦奮斗、攻堅克難、為油奉獻的榜樣!
地處陜甘寧革命老區,在“低滲透”上崛起,有著強勁后發優勢的長慶油田,在中國石油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戰略布局中,已凸顯出至關重要的地位。隨即,一場自上而下、主題為“3000萬噸在握,5000萬噸在望,我們準備好了嗎”的大討論,在今年國內最大規模油氣會戰的火熱實踐中蓬勃展開。
2008年11月上旬,國務院有關領導就加快長慶油氣發展作出重要批示:長慶油田建成年產5000萬噸油氣生產基地,是關系國家能源安全戰略的大事,要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力推進。
天降大任于長慶。一個由集團公司直接推動并上升到國家能源安全戰略層面的重要能源基地的建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布局,加速推進。
2008年11月中旬,長慶油田公司拿出5天時間,集中公司中層領導在西安召開務虛會。圍繞“能否實現5000萬噸、如何實現5000萬噸”,把近年來油氣快速發展形成的建設模式、管理成果上升到理論高度,進行理性的總結、交流、研討,尋找和求證通往5000萬噸的“路線圖”。
2008年是長慶進軍5000萬噸的新起點。鄂爾多斯盆地內,近800部鉆機,數十萬人參加了一場新時期國內最大規模的石油大會戰。全年僅鉆成的油氣井就達8000余口,鉆井進尺突破2000萬米,新建油、氣生產能力分別達到400萬噸、45億立方米,工作量較歷史上最多的2007年增長了一倍。此時的長慶,更像加速奔跑的“跨欄”運動員,鎖定3000萬噸沖刺,向著5000萬噸邁進。
5000萬噸:我國重要的油氣生產基地
我國經濟發展對石油的需求已遠遠超過國內石油產量的增長,石油短缺將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2007年,全國生產原油1.86億噸,進口原油1.6億噸,原油消費總量達到3.46億噸,國內自給勉強超過50%。目前,全國陸上年產油氣上千萬噸的油氣田僅有5個,今年長慶以2520萬噸的能力居中國石油第二位、全國第三位。一旦長慶建成5000萬噸油氣田,便相當于大慶油田輝煌時期的石油產量。長慶實現5000萬噸,將給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長慶油田計劃2015年實現這一目標,這就意味著從2008年開始,按每年300多億元投資計算,8年累計投資將超過2400億元,超過了三峽工程總投資,相當于兩個“西氣東輸”工程的投資規模。巨額投資必將進一步拉動和輻射當地及周邊經濟快速發展。
長慶油田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油田快速發展成全國屈指可數的大油氣田,是30多年厚積薄發的結果。長慶實現第一個1000萬噸,用了33年;實現第二個1000萬噸只用了4年;2009年,實現年產3000萬噸已勝券在握。就是說,長慶實現第三個1000萬噸,所用的時間僅為2年。按照長慶5000萬噸發展規劃,從2008年起,每年以500萬噸左右油氣當量的凈增長加速發展,相當于每年新增一個中型油田。
五大優勢:堅定上產5000萬噸信心
新世紀以來,長慶油田在“三個重新認識”思想指導下,獲得快速發展:年產油氣當量2003年突破1000萬噸;2007年跨越2000萬噸,在世界罕見的“三低”油氣藏上,建成年產超千萬噸級大油田、200億立方米大氣區;今年,油氣當量達到了2520萬噸,成為中石油油氣儲量產量增長的領跑者。
從2000萬噸到3000萬噸,再到5000萬噸,未來8年時間,長慶要建成我國重要的油氣生產基地,這項投資超過2400億元的宏大工程,無疑在中國乃至世界上都將產生深遠影響,也格外牽動各方面的關注。長慶是否具備這個實力,長慶的后發優勢從何而來?
在2008年初冬長達5天的務虛會上,長慶的決策層和管理者們討論最集中的話題,就是“長慶是否具備上5000萬噸的實力,長慶的優勢在哪里,如何實現5000萬噸”。
油田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冉新權說,這次會議系統總結長慶“大油田管理,大規模建設”中勘探開發、改革發展、管理創新方面最新的理論探索和實踐成果,上升到理論高度給予重新認識,進一步靠實儲量、產量目標,解決了“長慶能否實現5000萬噸”的認識問題和“怎樣實現5000萬噸”的方法問題。黨委書記、副總經理曲廣學說,長慶油田快速發展,歸根結底是思想認識的結果,長慶未來持續發展,關鍵在解放思想,出路在解放思想,動力還在解放思想。
經過多年探索、實踐創新的積累,持續保持強勁發展實力的長慶油田,已形成了資源、技術、隊伍、文化和政策優勢,堅定了長慶人挺進5000萬噸的信心和決心。
政策優勢。國內石油、天然氣快速發展,不僅可以緩解經濟發展對石油的巨大壓力,還對改善國家能源消費結構、應對氣候變化、凈化大中城市空氣有著至關重要的戰略作用。國家領導人對長慶發展成為我國重要油氣生產基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科學發展加快推進,這使長慶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新機遇。中國石油為支持長慶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長慶大規模投資建設必將造福地方,贏得陜、甘、寧、內蒙古四省(區)的歡迎,并作為地方工業強省和能源基地建設給予支持合作。
資源優勢。據國家油氣資源評價表明,長慶所在的鄂爾多斯盆地擁有石油資源量86億噸、天然氣資源量10萬億立方米,被譽為我國油氣資源的“聚寶盆”。目前,長慶在盆地累計探明石油儲量18億噸,天然氣探明和基本探明儲量2.68萬億立方米,油氣探明程度分別只有30%和19.6%,有著巨大資源潛力,給油氣儲量產量持續快速增長形成了很大空間。
技術優勢。38年艱苦探索、發展實踐,長慶已掌握了勘探開發“三低”油氣田的核心技術、關鍵技術、主體技術、配套技術;形成了國內一流的開發低滲、特低滲油氣田的科研攻關能力,能夠適應“超低滲”油氣藏勘探開發需要。其中諸多關鍵技術、核心技術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在世界上領先,成為上產5000萬噸的有力支撐。
隊伍優勢。從上世紀70年代初“跑步上隴東”,參加陜甘寧石油會戰開始,長慶石油人在高原大漠數十年如一日,克服惡劣自然環境,攻克了低滲透,艱苦創業、埋頭苦干的精神薪火相傳。持續快速發展的長慶,已成長起一支忠誠企業、甘于奉獻、開拓創新的管理人員隊伍;培育了一支敬業愛崗、攻堅克難、銳意創新的技術人員隊伍;磨煉出一支吃苦耐勞、敢于拼搏、能打硬仗的員工隊伍。5000萬噸艱苦征程,他們是中流砥柱。
文化優勢。在一望無際的戈壁沙漠,在連綿起伏的黃土高原,在37萬平方公里的鄂爾多斯盆地,石油人長年堅守在這里,守望石油,奉獻能源。長慶油田38年形成的以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為內涵的石油文化,以延安精神為核心的老區文化,以“一切行動聽指揮”為特征的解放軍文化,培養和造就了長慶人“能吃苦、講奉獻、守紀律、重執行”的價值觀,樹立了“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崇高信念,這些成了長慶征戰5000萬噸的力量源泉。
攻堅克難:驗證長慶科學發展能力
以成功開發世界罕見“三低”油氣田而著稱的長慶油田,在新征程中,仍面臨著無法替代也不可能繞過的諸多“難題”:地下“超低滲”、地面黃土塬、大沙漠的現實不可能改變;實現5000萬噸還要把用工總量控制在7萬人左右。長慶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是空前的。
據長慶油田超低滲開發項目部的一位專家介紹:滲透率小于0.5毫達西的超低滲油藏,由于比低滲、特低滲油藏壓力更低,巖性更加致密,其開發難度遠大于低滲、特低滲油氣田。隨著多年來的快速發展,長慶相對易開發的油氣儲量基本上都被動用。迄今為止長慶已探明的18億噸石油儲量中,超低滲就占到6.1億噸,也就是說,在未來快速上產中,超低滲是主力接替區,如何高效開發?這是長慶最大的難題。
為了打開“超低滲”這個“禁區”,長慶早在新世紀以來就介入前期開發試驗和技術攻關,實現了能把油從堅硬地層中“拿”出來的突破,但如果將超低滲作為長慶上產5000萬噸的主力接替區,還面臨著提高單井產量和降低成本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戰。
長慶開發的油、氣田分布在“老、少、窮”地區,自然環境艱苦。數萬口油、氣井分布在37萬平方公里的荒原大漠、深山溝壑,生產的油井平均單井產量不到3噸,蘇里格氣田單井產氣只有1萬立方米,僅為國內高產氣井的百分之一。就是在這樣艱難的低滲、特低滲上,新世紀以來,長慶原油產量每年以百萬噸以上幅度凈增長。艱苦的地表環境、復雜的地質條件,使長慶的每一滴油都來之不易,飽含著長慶人上下求索、攻堅克難,甘于寂寞、守望石油的執著。
通往5000萬噸的新征程,還會遇到很多新的困難和挑戰,長慶人必須直面挑戰,攻堅克難,一步一個腳印走出新天地。
路線圖:如何實現5000萬噸
如何在5000萬噸征程中攻堅克難,把優勢轉換為產量?
冉新權總經理說,長慶人在發展大油田、建設大氣田實踐中,解放思想,強力推進“大油田管理,大規模建設”,已經找到了進軍5000萬噸的“路線圖”,這就是:用勘探開發一體化拉動油氣儲量快速增長;用蘇里格氣田和超低滲透油藏成功開發模式,驅動“三低”油氣田高效開發、持續上產;用標準化和市場化實現油氣田大規模低成本建設;依靠創新管理機制和發展體制支撐大油田管理。
———勘探開發一體化帶來新一輪增長高峰。
2008年,長慶著眼于落實探明儲量、尋找富集區、控制儲量規模,全面推行勘探開發一體化模式。勘探在點上突破,評價全方位跟進,開發整體部署,使新發現的油氣儲量能夠迅速提高生產能力。部署在姬塬地區的池46井鉆探時發現新油藏,評價、開發工作隨即在周邊部署展開,不到半年就落實了5000萬噸的儲量,最少可建60萬噸產能。今年實施勘探開發的華慶地區,通過評價井、開發井同步大面積部署,落實儲量超過1億噸?碧较蛟u價、開發延伸,評價和開發帶動擴大勘探成果,從而發現了油氣新層系,拓展了新領域。蘇里格氣田實施勘探開發一體化,連續兩年新增天然氣基本探明儲量超過5000億立方米。今年,由于勘探開發一體化的實施,長慶已發現油氣三級儲量達10億噸,儲量增長居中國石油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