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慶陽6月18日訊(記者先朝陽)省委副書記劉偉平6月15日至18日在慶陽市鎮原、正寧、華池、環縣,先后察看了部分學校、農戶的災后重建情況,深入田間地頭、養殖大戶、農產品加工企業調查研究,對慶陽市災后重建和農業農村發展工作給予了肯定。他說,近一段時間以來,全市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促進農民增收工作部署早、行動快、措施得力。希望市縣鄉各級黨委政府認真貫徹陸浩書記在慶陽考察指導工作時的指示和要求,在繼續抓好災后重建工作的同時,堅定不移地抓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努力實現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劉偉平十分關心大災之年農業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工作。他說,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是減輕災害損失的重要舉措。當前,一要繼續推動農業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按照資源特點和市場需求,全面規劃,著力發展林果、畜牧等特色產業,盡快形成產業優勢。二要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堅持把龍頭企業建設作為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中之重,扶優扶強,加強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積極培育一批與區域主導產業相適應的龍頭企業。更加注重運用市場機制,優化資源配置,發揮龍頭企業和經營能人在促進農民增收中的帶動作用。三要強化科技支撐。加大對農民的科技培訓和示范引導,探索建立科技成果進村入戶的有效機制,提高先進適用技術的入戶率和普及率。加強良種良法集成配套,著力推廣規范化種植、測土配方施肥、間作套種、復種和標準化養殖、畜禽品種改良、疫情監控等關鍵技術,不斷提高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
四要促進農民向非農產業轉移。在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中,要統籌城鄉產業布局,加強對重點工業項目和小城鎮建設的規劃指導,完善基礎設施和服務功能,不斷增強吸納農村人口、帶動農村發展、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的能力。要建立健全失地農民的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切實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
劉偉平指出,在這次抗震救災斗爭中,甘肅精神得到了新的升華。要完成災后重建和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必須繼續大力弘揚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為核心內容的甘肅精神,求真務實,奮發有為,勇于創新,調動各方面的力量,為大災之年奪取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