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踐行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根據全鎮“進百家門、訪百家情、解百家難、暖百家心”主題活動部署安排,各村迅速行動,著力精準了解群眾所思所想、解決群眾所盼所求、挑起為民服務之擔、架起溝通連心之橋,全面落實“四百”行動。
進百家門,用腳步丈量民情。永清鎮以村為單位劃分責任網格,由包村科級領導帶隊,組織駐村干部、村干部、工作隊員、網格員全員出動,開展全域走訪。聚焦進一步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叩響一扇扇百姓的家門,主動上門訪民情、問民生,詳細記錄走訪對象的基本情況、生活所需和意見建議等,梳理建立臺賬,全面掌握民情底數。
訪百家情,以誠心尊重民意。走訪過程中,鎮村干部及工作隊員邁出步子、沉下身子,進村入戶與群眾面對面交談,嘮家長里短,對群眾的日常生產生活情況等進行詳細了解,用真誠的態度打消群眾顧慮,用真心換取群眾的“真”意見。做到用心了解有回應、用情服務有成效、用力做事有行動,不斷拉近與群眾的關系,踐行為民初心。
解百家難,以真心化解民憂。全體干部時刻牢記“群眾利益無小事”,敢于擔當,辦好群眾關心的“關鍵小事”,面對群眾反饋的種種問題,及時采取措施,能夠當場解決的迅速處理,無法解決的詳細記錄,并協同相關部門,制定解決方案,上門限期回訪。以傾聽群眾呼聲為重點,著力排查民生訴求、信訪隱患和矛盾糾紛等,用心用情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
暖百家心,以實干贏得民心。組織開展對特困供養人群、重度殘疾人家庭、監測戶等困難群體的慰問活動,為他們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和親切的關懷。以“黨員冬訓”為契機,由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牽頭,邀請縣科技局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為廣大村民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同時,走訪還兼顧各類惠民政策宣傳,切實提高群眾政策知曉率,確保每位群眾都能享受到政策的紅利,全面提升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下一步,永清鎮將繼續深化走訪成果,著眼于“四百”活動常態化工作要求,緊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瞄準“小需求”,抓實“大民生”。以更強的使命感、責任感,努力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暖民心的事辦細、順民意的事辦好,筑牢基層治理根基。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