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3/BeyondPic/2025-1/8/1736307529936017180.jpg?h=654&w=1024)
在1月8日召開的政協清水縣第十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開幕會上,縣政協委員劉青山、王吉祥、邵陸平、孫建斌分別作了大會發言,圍繞全縣重點工作建睿智之言,謀發展良策。
![](/Files263/BeyondPic/2025-1/8/1736307552956062955.jpg?h=737&w=1024)
針對農業產業布局不夠合理,優勢區域不夠集中、產業優勢不夠明顯等問題,縣政協委員劉青山建議,要按照“東菌西果、南藥北糧、沿川設施農業”產業發展布局,進一步引導優勢產業向優勢區域集中,打好“特色牌”“綠色牌”“優勢牌”。持續做大做強食用菌產業,按照“一園三帶、多點支撐”整體布局,以食用菌現代產業園為核心,以白沙鎮為食用菌產業龍頭鄉鎮,帶動山門、紅堡、黃門、秦亭等鄉鎮推進食用菌產業工廠化、標準化、綠色化發展,構建起以黑木耳為主,香菇、平菇為輔,靈芝、羊肚菌、猴頭菇為補充的食用菌產品體系。加快推進小麥良種產業,逐年提高種子加工處理能力,有序拓展銷售市場,力爭把我縣打造成隴東南地區冬小麥制種大縣,為國家糧食安全奠定堅實的種業保障。因地制宜發展中藥材產業,實施中藥材初加工、精深加工項目,培育壯大中藥材加工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延伸壯大產業鏈條。做精做優(設施)蔬菜特色產業,以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和建設天水市“大菜園”為目標,努力形成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企業化運作、市場化營銷的產業格局。
![](/Files263/BeyondPic/2025-1/8/1736307566937037794.jpg?h=752&w=1024)
縣政協委員王吉祥建議加大資金支持,以省級開發區為牽引,爭取專項債券、東西協作、金融性中長期貸款等資金,完善工業集中區道路、倉儲、物流、道路、供水、排污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科創中心,搭建企業創業孵化、技術研發、產品營銷等公共服務平臺,推動園區集聚化、專業化、市場化發展。要狠抓項目建設,落實領導干部包抓、部門聯動、協同攻堅工作機制,推動項目工作量、實物量、投資量“三量齊增”。全力招大引強,打造集產、研、銷于一體的現代產業集群,不斷提升園區經濟發展質量,持續做大工業經濟總量。優化服務管理,推行“管委會+平臺公司”管理運營模式,不斷提升入園企業服務管理效能,切實激發園區發展活力,賦能縣域工業經濟提質升級。
![](/Files263/BeyondPic/2025-1/8/1736307597791040651.jpg?h=685&w=1024)
針對高質量發展高中教育,縣政協委員邵陸平建議,要優化縣高中教育的辦學格局,制定十年強校計劃,一中創建“省級示范性高中”,六中創建“市級示范性高中”,出臺三年質量突破提升計劃,力爭高考一本上線人數和名優大學錄取上有突破。充分發揮名師、名校長、名校引領示范帶動作用,實施“青藍工程”或新教師拜師結對活動,省內外引進高中優質教師,帶動高中教師的專業水平整體提升。
![](/Files263/BeyondPic/2025-1/8/1736307621239005803.jpg?h=721&w=1024)
針對基層治理合力不足、小區治理共建共享機制尚未形成、鄉村群眾性自治組織作用發揮不到位等問題,縣政協委員孫建斌建議統籌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職責定位,切實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要規范小區支部建設,打造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公司“三位一體”治理模式,分類建強小區黨支部,探索小區黨支部書記與業委會主任“一肩挑”模式,多方籌措資金保障小區黨支部順利運行。發揮“一約四會”作用,探索基層善治路徑,育強鄉村文化,激發基層治理活力。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