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走進清水縣永清鎮杜溝村蔬菜種植基地,一座座冬暖式蔬菜大棚整齊排列在田地間。一場初雪過后,棚外寒風凜冽,大地蕭瑟,棚內卻是綠意盎然,暖意融融。
在清水縣兄弟興旺家庭種植農場里,每個蔬菜大棚里有著不同的景象,韭菜棚穿上了“保暖衣”、菠菜棚里長勢喜人、生菜棚豐收在望,快菜棚里采收忙……
11月24日,清水縣迎來了第一場降雪,室外最低溫度達到了零下10度,家庭農場里還有積雪未消融。
記者見到張紅斌時,他正在和家庭農場的務工人員一起給11個韭菜大棚掛二層棚膜。在大棚里面添加保溫膜,就像是給棚里正在生長的韭菜穿上了“保暖衣”,起到了增溫保暖作用,能夠防止寒冷天氣給韭菜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有了精心“呵護”,張紅斌自信滿滿,春節前,這些韭菜就能上市。
與此同時,在另外一個棚里,務工人員正手腳麻利地割著快菜。不一會,塑料袋里就裝滿了葉片嫩綠的快菜。此外,旁邊還整齊碼放著數十袋客戶已經預訂好的蔬菜。
張紅斌是杜溝村的蔬菜種植大戶。2016年,他從天水來到清水縣開始種植蔬菜,至今已經8年了。2023年4月,他注冊成立了清水縣兄弟興旺家庭種植農場,該農場共有68畝。這兩年,根據市場需求,他有針對性地選擇種植的蔬菜種類。
“我們農場今年種的主要是火鍋菜,有34個大棚。截至目前已收了4茬菜,露天地里種了20畝土豆,10畝大蒜,10畝菠菜,總收入65萬多元,我們用的長期工有12—15人,還有計件工和小時工,為周邊閑散勞動力帶來了收入。”清水縣兄弟興旺家庭種植農場負責人張紅斌告訴記者。
興一個產業,富一方百姓。2023年,杜溝村的蔬菜種植基地年產值360萬元,帶動800多名務工群眾月增收2500元,帶動周邊21戶群眾發展蔬菜產業,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15.6萬元。
近年來,清水縣永清鎮堅持“整域推進興產業”不動搖,立足地理位置和自然資源稟賦,持續在牛頭河流域發展壯大蔬菜種植產業1200畝,通過蔬菜產業帶動了農業增產、農村增效,“蔬”寫了群眾增收好“錢”景。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