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清水縣遠門鎮單魏村和夜明村的村頭巷尾,運輸蘋果的車輛來來往往,紅彤彤的蘋果滿滿當當地堆放在一起,果農們不停分揀、裝箱、打包,空氣中彌漫著蘋果的香氣,目光所到之處一片忙碌的景象。盡管進入蘋果裝貨入庫末期,還有不少客商陸續從各地前來運走預定的蘋果,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遠門鎮緯度低、海拔高、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培育出品種多樣、糖分充足、色澤艷麗、果型飽滿、口感脆甜的蘋果,深受消費者喜愛。
多年來,蘋果一直是遠門鎮的特色優勢產業。全鎮有果農850戶,蘋果園9000畝,年產量15000噸以上,年銷售額7500多萬元。據統計,2024年,僅單魏村和夜明村,蘋果收入達到3萬元—5萬元的有304戶,5萬元—10萬元的有55戶,10萬元以上的有30戶,兩村小轎車達到300輛、在外購買商品房的有200余戶。
蘋果的豐收離不開遠門鎮對蘋果產業的高度重視。為了提高蘋果的產量和品質,遠門鎮建立健全了“果樹專家+技術人才+鄉土能手”的師資隊伍,積極舉辦各類果園管理技術,并組建了由種植能手+種植大戶+鄉土人才共36人組成的2支“技術服務小分隊”,隨時深入田間地頭手把手地教果農們科學種植的方法,從修剪果樹的技巧到病蟲害的防治,每一個環節都悉心指導,逐步構建起“鎮有技術指導員、村有技術服務隊、戶有技術明白人”的人才服務體系,不僅讓果農們掌握了基礎性的果樹管理技術,也傳授了現代化的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蘋果產量逐年攀升,果品的品質也更加穩定,深受市場青睞。
為進一步夯實蘋果產業基礎,遠門鎮積極推進蘋果產業“一線一路”行動,“一線”即暢通蘋果產業運輸線,“一路”即拓寬蘋果產業致富路。近年來,依托通暢工程、通村路改造提升、產業路建設等項目,單魏、夜明兩村建成通村路4條22公里,修建產業路15條34公里,以往難走的鄉間小路變得平整寬闊,外地客商進出采購、本地人自己拉貨售賣都方便許多,不僅修通了果農管理作務的“便民路”,也拓寬了果品銷售運輸的“致富路”,蘋果整體收益都比往年高了每斤0.1元左右,讓果農看到了前景和希望。
今年58歲的種植戶康雙鎖原本在外地務工,看到家鄉對蘋果產業的扶持力度大,收益也越來越好,年歲漸長的他動了回鄉種蘋果的念頭。他笑著說,“村上的產業路修好了,我們賣蘋果更方便了,每年鎮上還組織我們參加了技術培訓,發放化肥農藥,給我們發展蘋果產業提供保障。我家栽了8畝蘋果,今年賣了6萬多元,很滿意,比在外面打工強多了。”
“夜明村現有蘋果園2400畝,今年產量達到4000噸。近幾年通過實施農村道路拓寬改造、產業道路維修、老舊果園改造和提質增效等項目,目前蘋果品種主要有花牛系列紅蘋果、冰糖心富士等,主要通過電商和外地客商到村收購,銷往四川、河南、北京、浙江等10個省份。”遠門鎮夜明村黨支部書記劉治軍說。
為進一步延伸蘋果產業鏈,擴大遠門蘋果影響力,遠門鎮探索推出了“兒女在外銷售,父母在家發貨”的電商帶貨“遠門模式”,讓優質蘋果乘上了網絡經濟的“順風車”。
遠門郵政網店負責人陳瑞兵告訴記者,“遠門郵政所每年在蘋果收獲季節推出優惠政策,提供郵費優惠、免費提供包裝箱、上門攬收等服務,讓廣農網上銷售蘋果更方便,今年累計向全國各地發出蘋果12000多件。”
遠門鎮單魏村村民魏連香是當地小有名氣的“網紅”。業余時間,她最大的愛好是用手機直播果園美景,推介家鄉蘋果。記者見到她的時候,她正在用手機聯系客戶。
“單魏村蘋果種植起步早,蘋果品質好。每年到蘋果成熟的季節,我會在快手、抖音上拍攝發布作品、直播帶貨,推介我們單魏村的蘋果。久而久之,吸引了很多外地客商。今年我通過線上渠道累計銷售本村蘋果40萬斤,銷售額達到160萬。”不僅讓自己和鄉親們有了收益,更重要的是通過網絡讓更多人知道了家鄉的蘋果,“現在我們的生活就像蘋果一樣甜滋滋的。”魏連香笑彎了眼。
小小一顆蘋果,富裕一方百姓。如今,蘋果產業已成為遠門鎮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經濟來源,也助力遠門鎮在壯大村集體經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鄉村振興的路上越走越遠。
“下一步,遠門鎮將以打造單魏夜明蘋果產業示范帶為抓手,錨定‘穩產高效’目標,聚焦‘延鏈補鏈’任務,積極實施蘋果片帶改造提升、精品示范園創建、果品交易中心建設等重點項目,加快蘋果產業迭代轉型升級步伐,推動蘋果產業實現‘區域規模化、管理標準化、品質科技化、營銷品牌化’,擦亮‘遠門蘋果’招牌,讓‘花牛紅’映紅產業振興路。”遠門鎮黨委書記高敏敏說。(清水融媒記者李榕趙甲偉)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