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科學謀劃了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重大舉措,是指導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綱領性文件,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清水融媒推出“錨定現代化改革再深化”專欄,派編輯記者深入基層一線,以小切口小故事,講述各部門各鄉鎮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動實踐,報道改革開放給人民群眾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展現廣大干部群眾奮發有為、積極投身改革開放事業的精神風貌。
![](/Files262/BeyondPic/2024-8/29/1724901480191072477.jpg?h=534&w=950)
近年來,清水縣積極推進實施“陽光家園計劃”項目和無障礙改造項目,全力做好殘疾人服務保障工作,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殘疾人民生實事,讓殘疾人的幸福感更有保障,安全感更加持續。
近日,記者來到清水縣殘疾人托養服務中心,寬敞舒適、干凈整潔的樓層內,康復訓練室、閱覽室、棋牌室等各個功能室一應俱全,工作人員正在幫助部分殘疾人進行康復訓練,其他功能室內,大家在一起下棋、讀書、做手工,開展著不同的娛樂活動。
![](/Files262/BeyondPic/2024-8/29/1724901495714000143.jpg?h=579&w=950)
與此同時,在就業工坊內,數名殘疾人圍坐在一起,在工作人員的指導和幫助下,認真整理餐巾紙,仔細折疊、粘合抽紙盒。以紙盒為媒,不僅讓殘疾人的動手能力、邏輯思維,以及輔助就業技能得到了提升,也讓他們通過雙手為自己創造幸福的生活,為日后融入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了解,“陽光家園計劃”采取寄宿制托養和居家托養的方式,能夠為殘疾人提供專業、系統、精準的康復訓練服務和居家照護服務。
![](/Files262/BeyondPic/2024-8/29/1724901924798035765.jpg?h=632&w=950)
18歲的小張兩年前因意外受傷造成全身癱瘓,除了個人的日常生活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外,還給家庭帶來了不少負擔。清水縣殘疾人聯合會了解到小張及其家庭目前面臨的困難后,將其納入2024年清水縣“陽光家園計劃”項目服務對象,由托養中心為其提供居家托養服務。今年4月份以來,康復師和護理員每月都會定期上門對他開展康復訓練、心理疏導等專業服務,同時還會提供環境衛生清潔等生活服務。
不同于在托養服務中心進行的寄宿制托養,小張的情況則屬于“陽光家園計劃”的居家托養模式。小張父親告訴記者,“從今年開始,縣上的‘陽光家園計劃’項目開展得非常好,一個月會來兩三回,給我們家幫忙干活,給孩子做些按摩、康復訓練,給我們幫了不小的忙。”
![](/Files262/BeyondPic/2024-8/29/1724901521919063740.jpg?h=676&w=950)
清水縣頤康康復托養中心康復護理員吳娟娟告訴記者,“我們每月都會定期上門為他做居家服務,首先從康復的角度,引導家屬為其進行康復訓練。同時,我們也為他制定了康復方案,每次上門都會為他進行全身的推拉按摩、四肢關節的活動,目的是增加他的關節的靈活度。后續我們還將根據他的康復情況,制定相應的康復方案。”
“陽光家園計劃”項目的實施,不僅解決了部分殘疾人“急難愁盼”的問題,滿足了殘疾人的康復需求,還減輕了殘疾人及其家屬的負擔,讓殘疾人及其家屬感受到了溫暖的關懷。
![](/Files262/BeyondPic/2024-8/29/1724901541867076799.jpg?h=596&w=950)
清水縣殘聯副理事長紀國銀告訴記者,“清水縣殘聯狠抓殘疾人民生實事的辦理,以省列殘疾人無障礙改造民生項目和縣列陽光家園計劃項目為抓手,持續解決殘疾人民生難題。同時,拓展、開展殘疾人康復救助,進行輔具發放,假肢安裝及其就業等扶持項目,推動殘疾人民生項目縱深開展。”
當天,縣殘聯還為符合適配條件的有聽力障礙的人群在縣城助聽器門店,免費發放了助聽器并進行了現場驗配。
據了解,今年,清水縣殘聯積極與省、市殘聯對接陽光家園計劃項目和城鎮重度殘疾人日間照料項目共計380人。通過項目的實施,進一步提升了殘疾人生活品質,增加了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圖/文清水融媒丁文艷馬輝)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