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八月,五谷豐登。在永清鎮北山梁千畝飼草玉米示范點的田間地頭,一輛輛自動化收割機來回穿梭,快速收割著成片的玉米,運輸車輛緊隨其后,粉碎后的秸稈被裝進車廂,一派喜人的收獲景象。眼下,正是青貯玉米收獲的季節,也是儲備青貯飼料的關鍵期,永清鎮組織種植戶、合作社搶抓當前有利時機開展飼料玉米收割青貯,為牲畜越冬準備“食糧”。
清水縣永清鎮東山梁千畝飼草玉米種植示范點總面積3340畝。今年以來,永清鎮按照“多社聯動建基地”的思路,整合西關、義坊、李溝、蘇屲、李崖4村支部領辦合作社,聯合種植千畝飼草玉米,其中,李崖村合作社種植938畝,蘇屲村合作社種植765畝,西關村合作社種植614畝,李溝村、義坊村合作社各種植512畝,有效解決單村種植面積過大,單個合作社種植人力、物力投入不足,重茬種植土地肥力不足、易發病蟲害等問題。
在種植過程中,永清鎮采取劃片包干抓質量的方式,建立“定人定區域”的劃片包干責任機制,確定兩名班子成員全面負責示范點種植工作,5名村書記分別包抓各自區域,10名農技員現場指導,定期召開田間會議解決種植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確保種植責任靠實到每一名干部身上,種植標準落實到每一處田間地塊。
負責種植的合作社負責人說:我們與17家養殖企業和種植大戶簽訂采購意向協議,初步達成每噸380元的采購價格。按照畝產4噸青儲玉米計算,示范點預計年產量1.4萬噸,年產值508萬元。在種植過程中,5家合作社以就近務工的方式帶動1000多名群眾增收,以土地流轉的方式帶動216戶農戶戶均分紅4300多元,以產業獎補的形式保底5個村集體村均增收6.7萬元。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