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正值漢麻全面收割之際,清水縣山門鎮的2600畝漢麻也喜獲豐收。八月份以來,全鎮搶抓晴好天氣,積極調配漢麻收割機,有條不紊地收割漢麻,奏響了田間漢麻豐收曲。
記者來到山門鎮南山村的漢麻種植基地,漢麻田里郁郁蔥蔥,綠意盎然。伴隨著隆隆的機聲,成片的漢麻隨之倒下,整齊排列在地上,工人們也相互配合,進行撿拾、搬運……現場一派繁忙的景象。
南山村黨支部書記楊文斌告訴記者,“我們南山村種植漢麻300畝,現在已經開始收割了,每天能收割20畝左右,我們投入了1臺專門收割漢麻的機器,每畝產量大概在300公斤。”
今年以來,山門鎮充分發揮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作用,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積極與甘肅盛裕達漢麻產業有限公司達成協議,在全鎮17村種植漢麻2600畝,由合作社種植1600畝,高標準打造500畝種植示范點2處,100畝以上種植示范點5處。同時,充分將漢麻加工企業與漢麻種植基地相結合,大力推行“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引導帶動更多種植主體參與漢麻產業發展,進一步促進漢麻產業提質增效。
前期種植、中期管護、后期收割都關乎到漢麻的品質和產量。為了確保漢麻能夠實現大豐收,山門鎮積極與合作企業進行溝通聯系,定期邀請技術人員到各村指導,及時幫助農戶解決漢麻種植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有效跑出了產業發展“加速度”。
山門鎮副鎮長張世平告訴記者,“今年山門鎮按照產業布局的調整,大力發展漢麻產業,在全鎮種植漢麻2600余畝,在收割階段,全鎮漢麻采用大型機械加人工收割的方式,預計漢麻收割到八月底全面完成,每畝漢麻的收益大概在2800元到3000元,全鎮的漢麻收益大概在700萬元,極大地優化了產業發展布局,增加了群眾的收入,拓寬了產業發展的路子。”
為了進一步補齊特色產業鏈條,清水縣在2023年通過招商引資在山門鎮高橋村建成甘肅盛裕達漢麻產業有限責任公司,利用智能化生產設備,對周邊鄉鎮種植的漢麻進行后期加工,進一步增加了漢麻產業的附加值,促進了全縣漢麻產業提質增效。(清水融媒記者丁文艷趙甲偉)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