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山門鎮玄頭村千畝花椒迎來成熟采摘期,一灣灣、一梁梁的花椒樹上綴滿一簇簇鮮艷飽滿的花椒,微風吹來,漫山遍野充斥著濃郁的麻味、彌漫著豐收的喜悅。
花椒園內,椒農們三五成組,熟練地采下一串串花椒,呈現出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
山門鎮玄頭村地勢向陽、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陽光充足,適宜花椒生長。玄頭村種植花椒已有20多年的歷史,經過多年的探索,玄頭村群眾已經掌握了一套適宜本地花椒種植和管護的方法,基本家家戶戶都有種植花椒樹的能手。
山門鎮玄頭村椒農黃建生的花椒園內,數十名采摘工人正在采摘花椒。他說,“我家里種植花椒園11畝,今年雨水還可以,花椒產量不錯,每天花椒采摘投入人工11人左右,人均采摘五六十斤,希望今年可以銷售一個好價錢!
玄頭村花椒種植品種多為“大紅袍”,因香味好、麻味足而遠近聞名,花椒在三伏天采摘,所以也叫“伏椒”。對于本村花椒產業的發展,玄頭村村民信心滿滿。
椒農趙玉寬家種植花椒已有七八年,以前采摘的花椒,完全依靠天氣晾曬,影響花椒色度及品質,現在椒農們都購置了烘干機,晾曬起來更加方便了。趙玉寬高興地說,“我們玄頭地理位置好,海拔也適宜花椒生長,尤其是大紅袍花椒品質特別好,我們一邊采收一邊用烘干機烘干,品質和色度都是最佳,吸引很多四川、隴南等地的外地客商前來收購!
隨著山門鎮玄頭村花椒產業鏈條的不斷完善,種植花椒的成本及風險逐步降低,經濟效益愈發凸顯,吸引了周邊村莊越來越多的群眾種植花椒,昔日的土窩窩披上“紅妝”,變成村民致富增收的“金山銀山”,與玄頭村勤懇樸實的村民們合奏出一曲致富“椒”響曲。
山門鎮玄頭村黨支部書記陳銀祥說,“玄頭村花椒種植面積達2000余畝,目前均已掛果,畝均收益3000元,全年收益600余萬元。現在正值采摘期,種植戶增收的同時,帶動了附近村民務工采摘花椒增加收入。”(清水融媒記者趙凱娜馬成龍令通)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