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縣認真貫徹落實全省組織工作會議上提出的實施“凝心鑄魂、選賢任能、人才賦能、強基固本、先鋒引領”工程,聚焦重點任務,細化工作舉措,全力推動組織工作提質增效。
堅持學思想強根基,推進凝心鑄魂工程。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堅持縣級干部帶頭學,基層黨員全覆蓋,全面落實讀書班、集中學習、交流研討等措施,全覆蓋開展宣講解讀,精心開展黨課輔導,全員參加警示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做到學紀知紀明紀守紀。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圍繞建立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長效機制,健全落實“第一議題”“四下基層”等7項制度,常態化推動理論學習走深、調研成果轉化、突出問題整治,以主題教育常青推動干事創業常新。全力抓好干部教育培訓。認真落實干部教育培訓《條例》《規劃》,通過邀請縣外專家學者講理論、縣級領導干部講工作、省市駐村隊員講經驗等方式,開展干部培訓49期6167人次,著力提升干部的能力素質。
堅持重實績樹導向,推進選賢任能工程。聚焦科學選拔強干勁。制定《在產業鏈建設及重點工作一線考察識別干部實施辦法》,從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一線,及時提拔重用實績突出干部,切實把各個崗位挑大梁、扛硬活的優秀干部使用起來。聚焦精準培育提能力。健全完善年輕實訓歷練常態化機制,實施百名“90”后干部培養計劃,選派年輕干部擔任村黨組織書記,優秀干部到房屋征收等重點工作一線鍛煉,為事業發展不斷注入源頭活水。聚焦正向引導激活力。修訂縣管科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辦法,突出工作實績考核,引導各級領導干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健全落實家庭有特殊困難鄉鎮干部交流調動機制,切實讓基層干部安心工作有干勁。
堅持強支撐聚才智,推進人才賦能工程。拓寬視野聚才。多次赴蘭州、西安高!懊鎸γ妗毙麄魍平,與清水籍在校大學生線上“點對點”話鄉情,發揮在外高層次人才“外腦”作用,年內引進急需緊缺人才192人,柔性新引進16名專家助力發展。聚焦發展用才。開展縣級鄉土人才、名師名醫評選活動,帶動培育骨干教師和“土專家”700多人。支持科技人才參與科技項目創新,推動轉化成果22個。創建本土人才實訓基地,滾動開展“師帶徒”活動,5名鄉土人才受邀參加全國花椒、艾草等產業發展論壇。暖心服務留才。為來縣支援人才提供周轉公寓,解決引進人才子女入學難題,通過發放住房補貼、提供貼息創業貸款等激勵措施,切實讓人才引得來、留得住、干得好。
堅持夯基礎提質量,推進強基固本工程。抓實“三基”建設“強堡壘”。采取“村推薦、鄉內選、縣招聘”方式,儲備比較成熟的村級后備干部300多名。開展村級黨群服務中心“四化兩度”提升行動,統籌建設停車場等“兩場兩站”便民設施,服務群眾效能不斷提升。壯大集體經濟“強引擎”。抓好產業收入、項目收益、光伏補助等集體經濟收入主渠道,試點成立村集體經濟發展公司,通過發展食用菌等特色產業促進增收,截止6月底,村集體經濟經營收入占比達到90.11%。推動全域提升“強引領”。按照“鄉村抓減負、社區抓服務、‘三新’抓覆蓋、全面抓提升”的思路,開展村級組織賦權明責減負行動,推行居民小區分類管理模式,統籌推進機關、國企、事業單位、“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提質增效。
堅持把關口搭載體,推進先鋒引領工程。嚴把關口提質量。推行發展黨員“四抓”工作法,堅持支部抓儲備、黨委抓入口、縣級抓優化、全程抓培養,新發展35歲以下青年黨員151名。抓實教育促提升。健全黨員分類教育機制,抓好在職在家黨員經常性教育,組織農民黨員進黨校學習,全過程抓實流動黨員“行前、外出、回歸”教育,切實增強黨員教育實效。創設載體建新功。推行“主題黨日+新時代文明實踐”模式,引導機關黨員保障推進重點工作任務,組建黨員先鋒隊奮戰在項目建設一線,各領域黨員成為基層治理的重要力量,切實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清水實踐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