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群共融聯動治理有效出新
——清水縣2024年上半年“主題黨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回眸
今年以來,清水縣大力推行“主題黨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模式,創設“1+N”活動載體,凝聚黨群力量,形成共治合力,探索出了一條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路子。
輔導宣講相融合,讓學習有“深度”。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每月印發“主題黨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內容提示,指導各基層黨組織扎實開展集中學習、研討交流、黨課輔導等活動,引導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為契機,成立縣委講師團,分9組赴各鄉鎮、六大口,集中宣講2024年“兩會”精神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切實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各基層黨組織建立“縣鄉村”三級宣講聯動機制,采取黨員大會、座談會、庭院課堂、田間課堂等方式,集中開展黨的理論方針政策宣講,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今年以來,開展理論宣講1730余場,覆蓋黨員群眾2.5萬余人。
陣地站所相整合,讓活動有“厚度”。以全縣269個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設為基礎,以村級黨群服務中心“四化兩度”提升行動為抓手,對村級活動陣地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進行整合,先后更新標識標牌35個,撤換版面84塊,清理過期公告186處,切實做到“場地設備、人員隊伍、服務資源”共享互通、物盡其用。充分挖掘各基層黨組織歷史紅色文化資源,將村史館等區域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場地,打造縣抗日救亡運動紀念館、博物館等紅色教育實踐基地14個。依托村級活動陣地,創新“七點半課堂”“春蕾社”“水韻墨香”等關愛幫扶未成年人文明實踐品牌16個,組織村組干部、畢業大學生、志愿者,免費為中小學生提供作業輔導、藝術培訓等服務,切實推動村級活動場所發揮作用。
黨員群眾相聚和,讓服務有“溫度”。充分發揮各基層黨組織組織功能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吸納優秀黨員、離任村干部、入黨積極分子等人員擔任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設立標準化“志愿服務崗”460個,成立志愿服務隊伍1183支,注冊志愿者7.3萬余名,著力建強“1+8+18+N”志愿服務隊伍,帶動廣大群眾參與產業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工作,持續增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和組織力。每月安排一個活動主題,集中開展理論政策宣傳宣講、破除陳規陋習、愛國衛生運動、實用技術培訓、普法宣講等活動,實現了活動“月月有安排、次次有主題”,切實讓主題黨日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開在點上、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各基層黨組織在開展好固定活動的基礎上,因地制宜開展多形式、有特色的活動,讓主題黨日“接地氣”,文明實踐“聚人氣”。結合開展設崗定責、承諾踐諾活動,把志愿服務活動作為黨員公開承諾事項,建立黨員先鋒崗321個,劃分黨員責任區211個,引導廣大黨員在為民服務上當先鋒、作表率。
評先獎優相結合,讓榜樣有“高度”。注重將優秀黨員、先進基層黨組織評選同“道德模范”“季度清水好人”“文明家庭”“美麗庭院示范戶”等先進典型選樹相結合,建立“雙向推優”評選機制,優先從“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先進中確定“兩節”“七一”黨員慰問對象;在評選新時代文明實踐各類先進時,優先從表現突出的黨員中推薦評優選先人選,先后走訪慰問黨員245人,評選道德模范40名。注重挖掘身邊榜樣,廣泛開展“學習身邊榜樣”活動,組織黨員收聽收看“黨課開講啦”4期7213人,邀請老黨員、退休老干部專題宣講個人事跡,引導廣大黨員群眾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做先進。
主題品牌相契合,讓特色有“亮度”。堅持以黨的建設為引領,找準黨建示范點打造同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創建契合點,按照“一支部一品牌、一站所一特色”工作思路,積極構建“黨建品牌+文明實踐創建”工作機制,以黨建帶創建、創建促黨建,探索打造“黨群說事+”“十禮十儀”“蒲公英播報”“擂臺問政”“紅色文藝輕騎兵”“街談巷議新時代”“抵制高價彩禮”“黨的聲音進萬家”等58項切合清水實際、具有清水特色的黨建和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走出了一條“主題黨日+新時代文明實踐”清水路徑。各基層黨組織結合實際,推動“黨員責任區+志愿者服務”、“黨員示范崗+主動進門”、“黨員中心戶+網格員走訪”、“黨支部聯建+文體活動”深度融合,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凝聚磅礴力量。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