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4-6/20/1718759079741020341.jpg?h=633&w=950)
今年以來,秦亭鎮按照因地制宜、適地適種的原則,緊緊圍繞富民增收、壯大農業支柱產業,打造了“兩域兩路”四個區域產業片帶,全鎮產業發展呈現出多點開花、欣欣向榮的景象。
來到秦亭鎮劉峽村,生豬養殖二期工程接近尾聲,現場工人們正如火如荼地進行門窗、食槽安裝等掃尾工作。
![](/Files262/BeyondPic/2024-6/20/1718758852927003879.jpg?h=633&w=950)
秦亭鎮劉峽村生豬養殖基地負責人王世祥說,“劉峽村生豬養殖基地二期工程七月中旬完工,七月底上養,全年上養出欄生豬16000頭,收益400余萬元。能帶動周邊20余人常年務工,年收入3.6萬元,實現村集體分紅10萬元。”
![](/Files262/BeyondPic/2024-6/20/1718759153649090456.jpg?h=633&w=950)
秦亭鎮劉峽村生豬養殖基地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聯農帶農發展模式,與新疆旭康養殖有限公司簽訂定向訂單協議,公司負責提供豬仔、技術服務、養殖飼料和后期訂單銷售,清水縣福祥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和養殖農戶負責養殖,降低合作社和農戶養殖風險,確保穩定增收,逐步形成生豬養殖全產業鏈。
![](/Files262/BeyondPic/2024-6/20/1718758886440081500.jpg?h=633&w=950)
具有“天然纖維之王”美譽的漢麻渾身都是寶,它的皮、稈、籽、根、葉、花具有極高的利用價值,被應用到紡織、醫療、食品、國防等多個不同行業領域。
仲夏時節,行進在秦亭鎮大小村道上,漫山遍野、一灣連著一灣的漢麻郁郁蔥蔥,清香的漢麻味撲鼻而來,傳統漢麻已近2米高,長勢十分喜人。在趙堯社區漢麻種植基地,農戶們正背著噴霧器來回噴灑農藥,有效預防病蟲害的發生。
秦亭鎮趙堯社區文書喬文斌說,“趙堯社區農民專業合作社今年種植新型漢麻160畝。前期進行了除草、噴灑農藥、施肥等田間管護,現在正在進行第二次噴灑農藥,預防病蟲害。后期我們將繼續做好管護,讓村上的漢麻有一個好收成。”
![](/Files262/BeyondPic/2024-6/20/1718758893193072475.jpg?h=633&w=950)
近年來,秦亭鎮搶抓全縣支持漢麻產業發展的機遇,在傳統漢麻擴面增產增收、新型漢麻延鏈補鏈強鏈上做文章,全鎮40個種植主體,種植漢麻23000畝,其中傳統漢麻4400畝,新型漢麻18600畝,目前管理及時,長勢喜人,計劃通過招商引資投資3600余萬元,建設漢麻生產線2條,麻型加工車間一處,逐步構建起特色漢麻全產業鏈。
![](/Files262/BeyondPic/2024-6/20/1718758841372008086.jpg?h=633&w=950)
秦亭鎮鎮長張懷民說,“秦亭鎮在提高漢麻種植附加值的同時,擴大畜禽養殖規模,劉峽生豬養殖基地將于本月底建成投入使用,年出欄量達到16000頭,全鎮飼養肉牛1900頭、羊5500只、馬1000匹。積極擴大中藥材種植面積,在趙堯、張呂等村種植半夏、冬花、黃芪1600畝,積極發展壯大以烏龍頭為主的山野菜種植,在秦亭村建成集苗木繁育、莧菜生產為一體的山野菜種植基地一處。下一步我們將做好田間管護,跟進技術服務,確保農民通過特色產業增產增收。”(清水融媒記者王衛東趙凱娜)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