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豐望鄉搶抓全縣果園改造提升獎補政策機遇,緊盯蘋果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按照“改造一園、帶動一片、提升一帶”的目標,聚力打造徐山-付崖350畝老舊果園改造,有效助推蘋果產業迭代升級。
仲夏時節,萬物并秀。來到清水縣豐望鄉老舊果園改造點,今年新栽植的果苗正茁壯成長,樹下套種的黃豆生機勃勃,工人們正忙著除草管護,一派忙碌景象。
豐望鄉徐山村老舊果園改造點負責人趙永紅說,“果園建成面積350畝,品種有愛妃、馬斯特紅蛇、秦脆等幾個品種,套種了黃豆,果樹長得特別好,現在正在除草,三年可以掛果,后期收益我相信也很好。”
得益于低緯度、高海拔、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蘋果產業已成為豐望鄉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助力豐望鄉壯大村集體經濟和群眾增收。
眼下正是蘋果套袋的最佳時期,果農們正搶抓農時,給幼果套袋。撐袋、套果、扎口,果農們動作嫻熟、一氣呵成,不一會兒整棵果樹的幼果都穿上了“金罩衣”。
豐望鄉柏樹村黨支部書記樊文斌說,“柏樹村大力發展蘋果產業,目前現有果園面積3000余畝,現在正處于蘋果套袋時節,蘋果套袋能有效防病蟲害,確保蘋果色澤光鮮明亮。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引導群眾加強果園后續管理,確保今年蘋果產業效益。”
豐望鄉王楊村木耳產業園木耳采摘正如火如荼地開展,這已經是今年木耳采摘的第三茬,菌棒上一團團、一簇簇黑木耳長勢良好,工人們穿梭在菌棒之間,采摘、搬運、晾曬、裝袋,現場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
豐望鄉紅灣村條子溝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空氣濕潤、土壤肥沃、環境污染少,轄區內孕育了豐富的野生中藥材資源,是優質中藥材的適宜地,非常適宜種植知母、丹參、板藍根等中藥材。豐望鄉今年共種植中藥材700畝,其中知母200畝,丹參200畝,板藍根300畝,目前各類中藥材管護得當,長勢正好。
近年來,豐望鄉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種”原則,不斷優化產業結構,蘋果產業堅持提質增效、木耳產業堅持培育壯大,生豬養殖堅持擴量增群等,積極引導、鼓勵群眾發展各類特色產業種植,把培育產業作為群眾持續增收的有力抓手,各類產業蓬勃發展,不斷激發鄉村振興生機和活力。(圖/文清水融媒記者趙凱娜王永強王衛東)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