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4-5/24/0afb4039feee4259ac34c94c90876a99.png)
近年來,白沙鎮以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按照“因地制宜、基礎先行、產業跟進、群眾主體、彰顯特色”的思路,緊扣“村美院凈鄉風好、業興民富集體強”的創建目標,持續打造趙溝村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示范村,讓村莊展現新氣象、釋放新活力。
![](/Files262/BeyondPic/2024-5/24/9754249149634dd9a68405e3828446ab.png)
抓基礎設施建設“強村”。緊緊圍繞和美鄉村創建指標,以水、電、路、房等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逐年投入項目資金補短板、改面貌。全村入戶路全部硬化、地下管網全部配套,建成污水處理站1座,村莊污水得到有效治理,衛生廁所實現全覆蓋,停車場、文化舞臺、村衛生室等公共服務設施齊全。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為抓手,在村旁院畔栽植鄉土果樹、種花種竹、建設小菜園,實現了基礎設施全、公共服務優、村莊環境美。
![](/Files262/BeyondPic/2024-5/24/0440158a89b3434983d13ca5c92b4ef0.png)
抓特色產業培育“興村”。以建設食用菌產業強鎮為目標,立足土地、氣候等優勢,大力發展以木耳為主的食用菌產業。2024年,建設占地265畝的食用菌產業園,打造以木耳種植、晾曬、科研、展示、營銷為一體的標準化示范基地,規劃搭建聯棟溫室1座2萬平方米、標準種植棚125座,晾曬棚70座,配套加工車間、庫房等附屬設施,每年可種植黑木耳、白玉木耳、銀耳等食用菌350萬棒,年產量42萬斤,產值1600多萬元。依托基地建設,全力打造趙溝村木耳專業村,發展以地擺木耳為主的“庭院經濟”,扶持65戶農戶戶均種植菌棒500棒,同時發展漢麻、中藥材等特色產業。通過土地流轉、基地務工、銜接資金分紅、庭院種植等聯農帶農機制,有效帶動村集體和農民“雙增收”。
![](/Files262/BeyondPic/2024-5/24/9983070a0e0942c79776dbf386b8c705.png)
抓鄉村治理創新“活村”。緊貼村情民風,結合主動創穩、主動創安,突出法治建設推進鄉村治理,探索形成法治宣傳多元化、依法治理網格化、智慧村莊信息化、以制治村長效化“四化”模式,建立“巷長制”、人居環境“門前三包”等制度機制,實現了村莊治理的規范有序。健全“三調對接”機制,注重發揮“五老”和網格員作用,讓身邊人“管理”身邊事,將鄰里矛盾糾紛化解在了萌芽狀態。建立評選激勵機制,積極開展“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美麗庭院”“平安家庭”等評選表彰活動,有效激發了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內生動力,讓村莊充滿活、穩定有序,近三年趙溝村刑事和治安案件發生率為零。(清水融媒信息員海洋)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