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發展是群眾增收致富,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近年來,清水縣永清鎮以農業產業化為主抓手,積極引導居民發展果蔬種植,將大棚蔬菜作為群眾增收致富“新路徑”,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拓寬了鄉村振興的幸福路。
在永清鎮馬溝村的連動大棚內,蔬菜長勢喜人,辣椒、香菜、小白菜等一片片鮮嫩菜葉青翠欲滴,一股股清香氣味撲面而來,農戶們正忙著除草、疏苗、采摘······大棚內一派豐收景象,當季的蔬菜銷售小高峰讓承包戶張世雄忙得不亦樂乎,嫩綠的蔬菜搶“鮮”上市,送往縣城里銷售,給張世雄帶來了可觀的收入。
“我承包的4座大棚,共13400多平米,種植辣椒、黃瓜、油白菜、香菜、西紅柿、豇豆等作物。油白菜已進入銷售階段,辣椒還沒有上市。我種的小菜基本上在縣城就銷售了。這里每天有十余人在此務工,為他們增加收入拓寬了渠道。”永清鎮馬溝村連動大棚負責人張世雄說。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保障。下一步,清水縣永清鎮將著力培育村級特色產業發展新路子,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切實做強“大棚經濟”產業,讓蔬菜產業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眼下,正是飼草玉米除草的黃金時期。連日來,永清鎮李崖村的飼草玉米種植點上,十余名村民正搶抓墑情對田間雜草進行清除,確保飼草玉米秋季收成,為牲畜儲備越冬口糧。
“永清鎮李崖村今年種植飼草玉米260畝,苗木長勢十分良好,現在苗木已全部放置結束,正在搶抓機遇除農田里的雜草。飼草玉米增加了村集體收入,也增加了村上閑散勞力的務工收入。”李崖村黨支部副書記李潤武說。
隨著畜牧養殖業的快速發展,飼草玉米成了當地農民眼里的“香餑餑”,不僅鼓起了種植戶的錢袋子,還充實了養殖戶的飼料袋子。
近年來,永清鎮“以草帶畜、以畜促草、草畜并舉、循環發展”的思路,推廣各類優質飼草的種植加工。同時,引導周邊農民由種植籽實玉米轉為種植飼草玉米,由合作社進行訂單收購,逐步構建了種養結合、糧草兼顧的新型農牧業發展新模式,推進清水縣草畜產業一體化發展,有效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清水融媒記者 馬成龍 劉嘉 編輯:張平安 責編:王玉芳 編審:劉紅艷)
(新聞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