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4-5/13/b738a9deb69b409f95cf6a2a4597da3f.jpg)
近年來,豐望鄉以推進主動創穩行動為契機,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多維度、多舉措推進立體化、多元化調解體系建設,推動各類矛盾糾紛有效化解,用心用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全力推動平安建設取得實效。
![](/Files262/BeyondPic/2024-5/13/f9710b129a5c42a7b5eca2c38b959e1c.jpg)
一是聚焦群眾訴求,持續為民解憂。按照“民生優先、群眾第一”的理念,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人大密切接觸群眾的優勢,扎實開展領導干部走訪、下訪和接訪活動,定期組織領導、干部、人大代表深入一線,主動聯系群眾,調查民情民意,多途徑了解群眾的意愿與訴求,依法保障群眾的知情參與權、監督權。深入基層傾聽群眾心聲、暢通群眾訴求渠道,解除群眾生活困境,搭建群眾遇事有地說、遇難有人幫、有苦有人訴的干群聯絡平臺,多元參與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
![](/Files262/BeyondPic/2024-5/13/ff1c2c27d2894cbba685f4d183fbffa5.jpg)
二是整合多方資源,推動區域聯動。以多方聯動機制鋪就鄉村善治新路,構建多元共治新格局。全鄉在化解矛盾糾紛過程中,逐漸形成了鄉綜治中心主導,鄉司法所、鄉派出所、村綜治中心、村調解委員會參與的多元調處化解格局,充分發揮聯動聯治作用,有效提升防范重大風險和化解矛盾糾紛能力。多方聯動機制建立以來,多起長期未能化解的矛盾糾紛得到有效化解,實現了信息共享、力量聚合、資源整合、功能融合目標。
![](/Files262/BeyondPic/2024-5/13/9d5602aee0284a5dbb7625057fe7b629.jpg)
三是建立全科網格,提升服務效率。以“科學嚴謹、便民實用、運行高效”為原則,按照“完整覆蓋、界定清晰、無縫銜接、規模適度、方便管理、動態調整”的要求,將綜治、應急、人居環境整治網格等多網合一,包村領導與各村書記擔任二、三級網格長,村文書擔任網格員,組建一村一格、一格一微信群,實行社情民意、人居環境、矛盾糾紛、社會治安、安全隱患等信息一網收集,分級處置,使干部由過去的包村“傳聲筒”轉變為包組“民情通”,做到了民情民意在一線掌握、黨的政策在一線落實、問題矛盾在一線化解,把基層社會治理末梢延伸到最小的網格單元,實現了事在格中辦、人在格中管、信息格中采、糾紛格中調的工作格局。
![](/Files262/BeyondPic/2024-5/13/95efd9bb5f174991a53b221724be4c6b.jpg)
![](/Files262/BeyondPic/2024-5/13/7e936015c1484d9e81f58f3425f41f13.jpg)
四是強化陣地建設,突出宣傳實效。成立鄉村兩級人民調解委員會14個,聘用法律顧問1名,加大綜治中心的軟硬件供給,配齊辦公設備,制度統一上墻,資料統一歸檔,使人民調解工作不斷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廣泛開展各類法制宣傳教育,積極落實訴源治理工作要求,加強網絡黃賭毒、電信詐騙等網絡犯罪的防范應對力度,做好社區矯正、易肇事肇禍人員等重點人群管控,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工作,扎實做好邪教人員去存量教育轉化,持續鞏固“平安鄉鎮”創建成果,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清水融媒信息員 郭宏偉 來源:清水縣豐望鄉 編輯:李亞軍 責編:成艷萍 編審:劉紅艷)
(新聞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