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4-3/13/1710243671849022659.jpg?h=574&w=950)
初春時節,走進清水縣松樹鎮下曹村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安置點,房屋錯落有致,道路干凈整潔,白墻黛瓦的房屋掩映在山川之中,一幅恬靜淡雅的和美鄉村畫卷映入眼簾。
清水縣地處黃土高原溝壑區,地質災害易發多發,為改善群眾住房條件,提升群眾住房安全水平,2022年以來,清水縣積極推進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程,幫助廣大群眾搬離了地質災害隱患點。
![](/Files262/BeyondPic/2024-3/13/1710243683283012443.jpg?h=533&w=950)
松樹鎮下曹村搬遷戶曹耀山就是生態避險安置的第一批受益群眾,搬進新房已有兩年,看著現在寬敞明亮的新房,回憶起原來的居住環境,曹耀山感慨萬千。“以前我們居住的地方條件很差,房屋前后都是土崖,房子也不是太堅固,尤其是遇到下雨天,心里老是感覺不踏實。自從搬下來以后,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房屋也特別堅固,現在住得很安心。”
![](/Files262/BeyondPic/2024-3/13/1710243695721076168.jpg?h=621&w=950)
在松樹鎮下曹村集中安置點,像曹耀山一家這樣的房屋還有很多。2022年,松樹鎮積極實施下曹村生態及地質災害搬遷避讓項目,涉及下曹、山莊兩個自然村26戶111人,其中下曹自然村19戶,山莊自然村7戶;村內集中安置24戶,分散安置1戶,縣城購房1戶。松樹鎮積極落實到戶10萬元財政補助資金、5萬元貼息貸款以及縣直部門配套惠民補貼的“10+5+N”政策,在集中安置點落實補助資金260萬元、貼息貸款130萬元、縣直部門配套扶持367.41萬元,為集中安置點配套實施主管道鋪設、光伏發電板及變壓器安裝、護坡水渠修筑、巷道硬化、廁所改建等項目,扶持發展萬壽菊、小麥、小雜糧等特色產業,提供文化用品、公益性崗位和家政電焊工技術培訓等服務,著力構筑避險搬遷的幸福家園。
如今,漫步在松樹鎮下曹村,鄉鎮統一規劃設計的房屋排列整齊,戶內三室一廳一廚一衛設施齊全,干凈衛生的自來水、溫馨明亮的電燈等配套設施應有盡有。來到屋外,寬闊平坦的水泥路四通八達,綠化工程的花草靜待春日勃發,從高空俯瞰,一道優美的弧線將十幾戶村民攬入其中,安靜祥和。
![](/Files262/BeyondPic/2024-3/13/1710243719440038620.jpg?h=487&w=950)
生態避險搬遷不僅要讓老百姓搬得出,還要讓他們住得下、穩得住、能致富。“自實施地質災害生態避險搬遷項目后,群眾居住條件更加舒適安全。我們還在屋頂全面實施了分布式光伏項目,群眾每年每戶的收入達到5000多元。依托產業發展,實現了村集體經濟積累40.2萬元,今年初步對每家每戶進行了收益分紅,村民也依托產業就近務工,實現了在家門口增產增收。”松樹鎮下曹村黨支部書記曹永平介紹說。
為了讓搬遷群眾過得更加和諧舒心,松樹鎮積極推進鄉村治理。建強基層黨組織,讓鎮村干部主動上門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健全群眾自治組織,組織老弱病殘關愛活動,把暖心關懷送到群眾身邊。建優興趣培育組織,引導搬遷群眾根據興趣愛好組織廣場舞等群眾文化活動,將安置點群眾納入有效交往的鄰里“朋友圈”,不斷增強安置點群眾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Files262/BeyondPic/2024-3/13/1710243733999021959.jpg?h=589&w=950)
“下一步,我們將在2022年實施的26戶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的基礎上,繼續實施15戶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通過三年的努力,徹底使下曹村群眾擺脫生產生活條件差的現狀。同時,我們將以2000畝小麥良種繁育基地的建設為依托,大力發展產業,增加群眾收入,以‘曹是一家人’為主題加強社會治理,建設‘和美鄉村’。”松樹鎮黨委書記王文成說。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